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9(2 / 2)

加入书签

曹嵩则是惊魂未定。

他下意识地往上座瞄了一眼,太后并未看向这边,再看段宁,这女郎虽然样貌与曹班相似,但是肤色偏黑,而且周身气质也与曹班完全不同。

到了段宁这里已经是最后一案了,时间也容不得他多想,他只能收敛心神,回到自己的席案。

正常情况下,皇帝做完最后的总结性发言之后,大家就可以开宴了,但是宫廷大宴与朝会不同,一是许多没有资格参加朝会的官员或者贵族也能列席,另一方面宴席的氛围相对轻松,上下对答没有那么严格的流程要求,因此总有人耐不住在这个时候作妖。

这次先挑起战火的,是一个武官。

这也可以理解,汉家尊儒,“轻武”算是思想钢印了,因此武官地位天然比文官要低,不趁着人多的时候发难,平时很难找到机会当着皇帝的面表达意见。

段铭和段宁坐在最末尾,猛的一下听到祖父段颎的名字,当即浑身一震,和妹妹对视一眼,赶紧看向上首。

那个武官所说之事,正是如今在三辅北方一带焦灼的对羌战争。

整整三个月,皇甫规和羌胡的战争仍然没有结束,冬季对于百姓来说本来就是一道生死坎,去岁冬季少雪,这可不是丰年的预兆,负责天气预报的太常许训已经连续几次来和皇帝请罪了,若这战争再拖下去,与民与国都是不利。

这话说得条理分明,那武官一把年纪,一边说一边哽咽,声情并茂的样子连小皇帝都为之动容,如果不是礼仪要求,段宁想他也许已经和那位老臣一起抱头痛哭了。

这个武官说话很直接,是那种不需要转弯思考的人话,他的意思也很明白,朝廷应该增兵,将段颎调过来,增援皇甫规。

段铭听到这里,当即就有些激动,然而武官话音刚落,又一个文臣站了起来,提出了反对意见。

这位文官深谙辩论的技法,先是肯定了对方战争伤民的论点,随后就对方这一论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战争伤民,所以我们应该立刻和谈,停止战争。

皇甫规和羌胡的这场战争为什么拖了这么久?就是因为皇甫规贪功恋战,和羌胡打得有来有回,朝廷应该下令,像之前张奂对羌胡那样,俘虏奸恶的首贼,适当给予余下的羌胡一些好处,他们感念汉廷的恩德,自然会回到草原。

皇帝先前支持了那武官,再一听这文官说的,似乎也有些道理,一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一直沉默不语的太后突然发话了。

“陛下,凉州来的段氏兄妹不是也列席了,不如听听他们的想法?”

段铭在旁边,整个人一个机灵,明显紧张了起来,不是说了只是吃饭吗,怎么还会有发言环节?

“啊,朕差点忘了。”随着小皇帝的视线,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顺间聚焦在大殿上的最后一席。

?????發???????i????ǔ?????n?Ⅱ???????????c?ō?м

! ! !

救命!怎么办!心快要跳出来了!

今天为什么还没过去?

“段公之孙段宁,你上前来。”

叫的是妹妹!

皇帝直接点了段宁的名字,段铭立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