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5(1 / 2)
,得知妹妹将武威的田庄发展壮大,又在陇西、安定也建了田庄,还专门训练了部曲为她的商路扫清匪寇,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他始终觉得,自己是凉州人,就是要过那样恣意潇洒的日子才是,而不是困在书山经海里磋磨人生啊。
祖父段颎近年也越发得朝廷看重,率兵作战屡屡传出捷报,更让他心痒痒的,恨不得立刻投笔从戎,随祖父从军。
但是另一方面,他也清楚,要想当祖父那样的将军,还真得走他现在这条路。
祖父当年也和他一样,先举了孝廉,然后一步步提拔,直到任到了有兵权的都尉,才走上了从军为将的路子。
这么一想,他又有点心疼妹妹了。
妹妹自小聪慧,又有主见,若是为官为将,自然能有一番施展她才华的余地,但是如今哪里有女子做官路子呢?
他不曾将自己的这些烦恼在信中说给妹妹听,好在他现在总算升任了侍郎,吏部曹也是个不错的部门,下来自己好好努力,总能等到机会。
不过近来最让他发愁的,还是凉州的战事。
凉州战乱,妹妹手下的部曲也被刺史府征召参战,他从妹妹最后一封书信中得知,妹妹居然杀了刺史府的铁官!
这换做是别家女郎,借他十个胆子,也是不敢信的,可是这事放在段宁身上,就是莫名的合理。
这不由让他想起,当年在凉州时,与妹妹还有贾文和一起,破获的拿起铁器走私案件。
这么些年过去了,为何贪污之事屡禁不绝,还越发猖獗了?
是因为官员察举不明,或者因为凉州天高皇帝远,给了贪官污吏可乘之机吗?
不不,他在吏部曹任职这些年,官场上的事来来回回也有所耳闻,他觉得,贪墨之事屡禁不绝,绝对不是个别官员,或者个别的地域的问题,非从制度上改革不可。
只可惜他只是个小小郎官,连议政权都没有,更别说这种制度上的改革了,若是能给他机会......
他的同期好友卫召出自河东卫氏,两人同时进入尚书台,卫召在更为核心的部门,管各地官吏年底绩效考评的三公曹。因为两人年龄相仿,性格相合,再加上没有竞争关系,卫召成了段铭在职场的好友。
因为知道段铭关心凉州的战事,卫召在三公曹消息更灵通,一有事情就第一时间通知他的好友。
陇县大捷的消息就是卫召下职后告诉段铭的,段铭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两人相约去金市的酒肆喝酒庆祝。
结果在酒肆,就听见有人正绘声绘色的和同桌讲述段女郎万军之中射杀敌首的英勇事迹。
? 如?您?访?问?的??????発????页?不?是?ì???????e?n?②?????????????o???则?为???????站?点
卫召第一反应看向段铭,两人都难以置信,卫召疑惑道:“......莫不是凉州还有其他段氏?”
又听那人道,这段女郎不是别人,正是段公段纪明之女孙段宁!
段铭当场吓掉了筷子,他单知道妹妹虎,不知道她这么虎啊!
当下酒也不喝了,回家第一时间写信给妹妹。
然而他还没等到回信,在尚书台埋首苦写的时候,就被他的上级,吏部曹尚书大人直接从公文竹简的海洋中捞了出来,在全尚书台或羡慕或震惊或担心的目光下,接到了皇帝召见的旨意!
段铭那一瞬间,已经把自己这二十二年的人生回忆一遍了。
人生头一回面圣,一路穿过宫禁,却从小黄门口中得知,不光是皇帝要见他,太后也在呢!
这,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