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2 / 2)
适龄的,品行好的,无论条件怎么苛刻,都不可能精准定位到刘宏身上。
“谁说一定要选刘宏了?”姐姐淡淡道,“无论是谁, 最后的结果无非两种,明君、昏君。”
曹班瞬间明白了姐姐的意思。
继任如果是个明君,能有实力改变乱世,那么照姐妹俩现在的发展情况,生存下去不会有太大压力。
但如果是个昏君......
“我们所要争取的,不是皇权。”姐妹俩心有灵犀。
她们所求的,是生存,是太平,如果乱世注定开启,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下,她们要自保,必然只有一条路走到底这一个选择。
而皇权,对她们来说,只是这一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目标。
不能自保的皇帝,坐在皇位上,也只是乱世下被人随意搬弄的玉玺罢了,这玉玺产自哪个封国,并不重要。
想通这一层后,曹班苦笑道:“姐姐是下决心了吗?”
段宁的声音是从未有过的严肃:“平安相见,平安地活下去,这是我的决心。”
不过这件事还需要和她们的生母好好沟通一下,虽然她们都觉得桓帝活不长了,但是万一因为蝴蝶效应桓帝又延长待机个几十年呢,姐妹俩暂时还没这个能力刺杀皇帝。
比起皇帝的去留问题,还是考虑两人什么时候见面更现实一些。
按照郑玄的游学路线,过了颍川郡,就出了豫州地界,进入国都洛阳所在的司州范围。
原本他们是计划要在洛阳停留一段时间的,郑玄二十多岁时,离开家乡,在洛阳太学读了十多年的书,算是曹班半个学长,他的学识和名望都是在这段时间积累起来的,因此在京师也有不少熟人朋友。
曹班自己也想见见蒙学时期的同学。
但是事与愿违,第二次党锢之祸发生了。
虽然和历史上相比,少了外戚+士人双重身份代表——负责打冲锋的大将军窦武,但是桓帝病重多月不曾朝见百官,士人和宦官之间的权利交锋的火花,也终于点燃了盖在京师上空那张薄薄的麻纸。
士人这边依旧是老当益壮的陈番带头上书,斥责是皇帝身旁的宦官掩盖住了圣主的光明,才导致桓帝身体里产生了气瘴,需要肃清朝纲,捉拿为非作歹的宦官,来给皇帝冲瘴治病。
宦官这边迅速做出响应,以中常侍曹节为首,连夜密谋,直接带人将上书的士人捉拿下狱。
陈番又哪里是个好惹的?太尉府振臂一呼,九卿响应过半,带着太学生百人持刀和宦官对抗,却不及宦官所控制的禁军人多器重,陈番被当场格杀。
宦官势力一不做二不休,趁机假传圣旨污蔑太学生造反,大兴牢狱,士兵直接冲进太学,捕杀太学生三千余人。
曹班迅速阅读完情报,得知还未入学的曹操逃过了一劫,默默将情报放入炭盆中销毁,随即立刻出房间将消息告诉了郑玄。
一行人被迫转道,避开充斥着血腥气息的洛阳城,继续往北,沿着黄河逆流上行,直接去下一站,弘农郡。
他们人还没进入弘农郡地界,天子大行的消息,就通过行脚商人穿到了他们耳中。
天子大行,党锢之祸却并没有因此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再加上皇位继承人选的争论,朝中一片乌烟瘴气。
刚刚晋升为皇太后的邓猛女被宦党和士人夹在中间,这些人连避讳都顾不上,接连闯入太后宫殿,“邀请太后”商谈立新皇的事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