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6(1 / 2)
钟斯年……
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钟斯年这样的男人,会在昔日师门下落不明的情况下,这样安然地在天剑门中闭关修行近十年的。
温雪意转过头,在她视野的东侧,一座拔地而起的巍峨高峰,直/插青冥,犹如一尊巍巍天柱,矗立在天地之间,又如一柄倚天长剑,挟着说不出的锐利锋芒,即使是这样遥遥地注视着,也有一种眸光隐隐刺痛的感觉,让人难以长久逼视。
那里就是天剑门的主峰,也是有着东陆第一福地之称的倚天崖,在东陆之上,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高峰。
相传万年前的天剑门创派祖师剑元子,便是在倚天崖之巅,揣摩天地变化,以身化剑,悟道大乘。
从此纵横天地,以心剑斩去红尘羁锁,白日登仙。
后来天剑门的每一任掌门,都继承了“剑元子”这个道号。
而倚天崖巅的剑仙遗迹,其中蕴藏着上万把极品飞剑,剑意淋漓纵横,各有所长,一位剑修若是有幸在其中体悟,倾听名剑的吟唱,更胜过外界白日苦修——因此向来是每个天剑门卓越子弟,都趋之若鹜的闭关圣所。
一代代惊才绝艳的剑修,从剑仙遗迹中走出,奔赴东陆浩大江湖,成就其中不可忽视的传奇。
——当年那名不幸陨落在长平湖底女剑神莲见月,传闻之中天赋剑骨,是天剑门三代弟子之中的第一人,从七岁起,便在剑仙遗迹之中闭关修行。
后来为何离开倚天崖,移居长平湖,众说纷纭。
便有人说,是因为剑仙遗迹之中,来了一位更加强悍卓绝,引动万剑齐喑的天才人物——剑仙遗迹之中,竞争虽然不见血,却是比厮杀更为残酷。
一柄仙剑在同一时刻,只会为一人发出剑吟。
一个人多引动一柄剑的咏唱,就意味着另一个人失去一个机会。
即使是强横如莲见月,一次性引得七千柄飞剑折腰,其他人还有另外的飞剑可以吸引和分割——但若是有一人,让所有的仙剑,都为他动摇呢?
这样的先例,即使是在天剑门的历史之中,也没有先例——唯一那位曾同样引动万剑齐喑的,是万年前的创派祖师剑元子尊者,万年以降,早已成为渺无踪迹的传说。
这一传言并没有得到任何一位天剑门长老的承认。
但随着天剑门广发名剑贴的举动,无数类似的流言犹如雨后春笋,熙熙攘攘地涌现出来,便是温雪意来时的一路上,也已经听过了无数关于盛会主角的,比这更夸张和无稽的故事。
天剑门没有承认任何一个流言的意思,却也没有做出任何的举动,将这些流言消灭。
温雪意摸了摸鼻尖,陷入沉思之中。
浣剑山脉之中灵气充裕,虽然这里只是一片客院,但不知道是天剑门为了彰显自身的强横,还是出于其他的原因,这里的灵气浓度,也是足够支持一位元婴修士的日常修行所需。
温雪意这个异类,不算在内。
好在她随身携带着一条灵脉,只不过经过这些年的苦修,当年筷子粗细、小臂长短的灵脉,已经只剩下一指长,或许再这样没日没夜地消耗下去,用不了多久,她也要体会一下,其他修士们,没有充裕灵气供养的痛苦了。
虽然如此,她也是丝毫没有节省的意思。
灵脉终归是身外之物,只有转化为自身的实力,才是自己的。
这条小银龙失去了最初摇头摆尾的灵性,在温雪意的双指之间,老实得像一条被捏住了要害的泥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