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1(1 / 2)

加入书签

军功换取首户入住并置换田地的消息传来, 里长就天天被乡邻追着问本县何时修路。

“女子能否参役?”

一名妇人连忙扯着嗓子问, 她家男子正在戍边,故而是她前来听里长宣读政令。

其余人也都殷切地望着里长。

邻县女子就能主动参役!

虽说不是每家都有男子在外服役,但若是女子也能赚取粮食——谁家会嫌多呢?

“女子也能参役。”

又是一阵欢呼, 里长连着示意好几次才让众人安静下来。

“不过我县没有遭水灾, 也无需修河道, 故而自愿参役者每日给付的粮食只有邻县的一半。”

黔首们对于只有一半粮食有点失望,但更多的还是欢喜于今岁有额外的粮食可获得, 俱是热情不减。

里长继续诵读其他的政令, 诸如需先同意土地置换、分房的先后顺序、老幼参役的限制……

秦人无论男女, 每年都需要服一月更卒徭役,即于本郡承担一月, 唯有服完力役者才能算自愿参役。

不过秦女也只有这每年一月的更卒徭役,主要是纺织洒扫等轻度徭役。

嬴云曼考虑再三,决定不抹除女子的徭役,未来的工坊农庄需要大量秦人,待税收足够,“更卒”月也可以照常发工资。

思索间车队已经停在农科院。

位于上林苑的农科院已经建好——虽然暂时只是数十间简陋茅屋。

但农家本就最重视田地,而非住处。

嬴云曼交给农家两项任务。

一项为短期:在上林苑拨给他们的土地上试验完善沤肥与轮作等各种能为粮食增产的技术。

另一项为超长期:选拔一批有大毅力之人。

“骡子是马和驴杂交而生,有驴的耐力,又兼有马的负重能力。”

农家茫然,不太明白太子的用意。

“我想,若是谷物也有这种特性,或许能培育出更高产的种子。”

在农家弟子骤然热烈的目光中,嬴云曼继续说道:

“这项研究将会耗时极长,穷尽一生也不一定能有成果,故非大毅力者不可胜任。”

学习、教学、研究。

农家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但拜入农家躬身耕地者,必然心怀天下。

为天下百姓计,再难他们也不会推辞。

嬴云曼刻意拿出来举例的骡子,在这个时期早就已经有了。

不过仅作为观赏动物。

官制改革中,原本掌管马政的太仆融合治粟内史的谷物之职,更名为司农。

兼任农科院院长之职。

嬴云曼命司农在繁育马匹的同时,从民间购入大量母驴来繁衍骡子。

在货运上,骡子兼有马和驴的优点。

军事运输、驿站往来、远距离行商,骡子都是极佳的选择。

嬴云曼又去了科学院,这边的墨家已经在教学工匠,同时也没有放下研究。

沙漏钟表已经有了成品,只是准确度还需调整。

钟表研发中出现了几个理论研究的好苗子,嬴云曼将他们调去华夏书阁跟随张苍学习。

而在农具研发上——

? 如?您?访?问?的?罓????彂????業?不?是?i?f?μ?w?ē?n??????Ⅱ?5?????o???则?为???????佔?点

嬴云曼看着新做出来的耕犁,总觉得和曲辕犁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不过她也没打击墨家弟子的积极性。

“能提高两成效率,此为大功,当升任二级工匠。”

墨家弟子欣然受赏。

“望再接再厉,继续改进。”

不是嬴云曼故意不拿出曲辕犁的图纸,而是她压根不记得曲辕犁长什么样。

科学院要研发改进的东西自然不止农具,嬴云曼一一探访后已近黄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