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1 / 2)
郡也能抱有最高的希冀。
………
这个方法嬴云曼现在还真没想到,但她怀疑这原本是为韩信封无可封所做的准备。
只是韩信成了帝夫。
那就不能让帝夫韩信成为军功荫祖地的缘由,有碍这项制度的名声。
第二个封王的人大概率就是项羽。
恰好赶上项羽要以王爵换厚葬,这事就扣他头上了。
需要免田赋的是如今大秦所设的郡,至于以后新设的郡——
劳作的人大都是俘虏,本来就不需要交田赋。
【最甜的还得是漫星,兵仙自领了东海郡,同时给秦二领了内史郡!】
【以韩信的军功至少能领十个大郡,但他就不用,他就只领这两个郡。】
【我觉着是秦二让他别领了,给其他人一点努力的机会。】
【这你就猜错了,秦二给他写的信是让他多领几个郡,好早点把田赋都免了。但兵仙不乐意,所以直到秦历42年才全国免除田赋。】
【哈哈哈哈任性的兵仙!】
嬴云曼好奇地看向韩信。
却见韩信比先前更“专注”地盯着天幕,似乎丝毫不敢分神。
很好,是个恋爱脑。
当然嬴云曼也很清楚,她能在初见就得到韩信倾心,主要原因在于“秦二”而非“嬴云曼”。
有着圣君、君上、知己、偏爱等数重光环加持,才有如今的效果。
不过她可不会庸人自扰。
她既是嬴云曼,也是秦二。
嬴云曼好奇的是以后军功不能用来抵罪也不能世袭,韩信留着军功干嘛呢?
——军功爵制的改革,嬴云曼已有预案。
………
“早点把田赋都免了”。
依秦二的计划,恐怕就是早该免除田赋,结果韩信的决定不在她的意料之内。
张良不喜韩信这种行径。
既利于百姓,又怎能为一己私情置八郡百姓于不顾。
但韩信是秦二定论过的“幼稚”,秦二都管不了的人,张良更管不了。
黔首们也对兵仙韩信生出一丝不满,但很快又意识到除了李信、刘邦和不知名的出海封王外,其余五王可能都是在韩信麾下获得足以免除全国田赋的军功。
战无不胜的兵仙非要任性……那就任性吧。
谁也不敢横加指责。
【悄悄扯回话题:秦二推行节葬并不顺利,她能管得了大中型厚葬,但对于普通黔首却只能借助学校缓慢地移风易俗。】
【不止缓慢,越偏远的地方效果越差。】
【穷老百姓非要把家里仅有的那点东西偷偷塞进墓里,秦二确实没法管,她总不能派人去盯着每户人家下葬。】
许多黔首松了口气。
既然秦二世不管黔首的厚葬,那他们就不用害怕了。
为先辈的厚葬付出了太多,他们难以接受自己“被节葬”。
【学校的作用也很有限,自古以来的风俗并不是那么好改的。】
【厚葬的护城河是“孝”,而能压“孝”一头的只有“忠”。】
【骊山上这座将节葬贯彻到底的合葬墓,就是秦二对华夏最后的馈赠。】
“骊山帝陵——秦二给华夏最后的馈赠,最轻也最厚重”。
原来骊山帝陵指的不是他的陵寝,而是秦二的那座简陋的坟墓。
令嬴政惊讶的,是秦二在登基之初就决心要推行节葬。
她没有修过陵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