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4(2 / 2)

加入书签

他和媚娘的感情的确很好,他看向身边的武则天。

但是就算很好……他也暂时无法接受她未来会成为女皇这件事。

【只是老李家都有一个风疾的毛病,李治也逃不掉,有一天他忽然风疾发作,目不能视,那之后就只能让武则天代理朝政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武则天算是李治手把手教出来的。】

【现在很多人对武则天诟病的一个点是,认为她弄丢了唐朝的大片疆域,以此认为她昏庸无能。】

【李世民:什么地方丢了?】

【我老朱家:安西都护府吧好像是】

【但是这些人只揪着武则天说她丢了安西四镇,却只字不提她后来又重新将安西四镇收复的事情,也不提武则天放弃安西四镇是处于战略政策的考虑。】

【事实上,放弃安西四镇的行为唐朝之后的皇帝也认为这个举措没问题。】

【当时因为唐高宗李治时期征战频繁,国力军力透支严重,加上高宗此前发起的青海战役,被吐蕃大败,勉强耗费国力守住安西四镇只会拖垮大唐,所以她选择了放弃,转守为攻,并且抓紧时间休养生息。】

【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她又再重新收回安西四镇,并增设北庭都护府,避免安西都护府两线作战。】

李世民松了口气。

在必要的时候断尾求生总比拖垮整个大唐来得好,更何况后期又重新收复回来,国土并没有变少,这个决策的确没什么问题。

【讲完武则天时期疆域的事情,还有一个东西咱们得讲讲,因为这个东西对之后千年封建王朝的影响都非常大。】

【这个东西就是科举。】

【FFFF班长:科举制是隋朝出现的吧,和武则天有什么关系?】

【我老朱家:武则天开创了武举,这个我知道】

【科举制是在隋朝出现的,然后唐朝沿用了。科举可是个好东西,打破了阶级的固化,让出身微寒的人也能凭借科举实现阶级跨越,这让一整个国家都呈现一种欣欣向荣的繁盛景象。】

【当然有人会说,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的就是那些八股文,早就已经成了固化人们思维的工具,怎么还能算是好东西?】

?????????發????葉?ī????ü?????n???????????????c?o??

【明清时期的科举的确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作用,但是最初科举出现的时候的确是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的。】

【为什么唐宋诗词是整个历史当中最繁荣的阶段?这和科举的出现脱不开关系的。】

【FFFF班长:科举是很有用,那它和武则天有什么关系?】

【唐朝的时候,科举考试和后面的科举考试不同,分为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其中明经和秀才是主要的科目,不过唐朝时候的秀才和后来的秀才可不一样,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就是没几个人能考得上,所以后来就渐渐取消了。】

【武则天在其中的贡献就是,在科举里面加了一项东西——杂文。】

【我老朱家:杂文怎么了?】

【不上朝的酒中仙:啊!文学对不对?】

【没错,你们有没有发现,唐朝的大诗人全都是在武则天之后才出现的,什么李白、杜甫、贺知章、白居易、王维……往她之前看,想破脑袋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