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1(1 / 2)

加入书签

生是北方人,黄培成对着他,说的也就是北京话,而不是吴语。

上海这边的方言,是不分“你”和“您”的,北方则会分。

王先生冷着脸开口:“黄主编哪里还顾得上我?”

黄培成看到对方的样子,就知道对方生气了:“王先生,我哪会不顾着您?不管啥时候,我都把您放首位!”

“那你们报社用标点,为何不与我说一声?”王先生有些恼。

他从《新小说报》刚开办时,就开始给报社供稿,《新小说报》很多读者,都是冲着他来的。

现如今,他的稿费是千字三元,这在《新小说报》,是独一份儿。

王先生一直把自己当《新小说报》的台柱子,却不想《新小说报》启用标点,竟是连说都不跟他说一声。

黄培成连连道歉:“王先生,用标点一事,是我疏忽了,我也是怕起争端连累到您。”

黄培成是故意不跟王先生说他们要用标点这件事的。

这一年,王先生不仅稿件质量下降,还时常拖稿,甚至需要他去求着王先生,王先生才写。

他心里不痛快,在决定使用标点后,自然不会知会王先生。

但这肯定是不能说的,此刻,他将所有的一切,都推到“云景”头上:“王先生,那云景是个颇有名气的新式文人,他想推广标点,才写了这小说,又让我们按照他的要求印。王先生,我也是不得已,才另加了一张报纸。”

黄培成点头哈腰解释了一番,又说若是王先生有需要,王先生的稿件也能加上标点。

王先生听完,便没那么生气了,最后道:“若你们报社在刊登时都用标点,便给我也用上。”

他并不打算特立独行,最终决定随大流。

黄培成答应下来。

王先生又道:“到时,这标点你帮我添上。”

王先生现在不耐烦誊抄修稿,稿件写完后,都是让《新小说报》的编辑帮他修改誊抄的。

现在加标点,自然不可能他自己加。

黄培成又答应下来,恭恭敬敬送走王先生。

等王先生离开,他立刻换了一张脸,催编辑们快些将打广告用的“报道”写好:“记住,要多提我们报纸,多夸我们报纸。”

写夸奖自己的报纸的报道,找别的报纸刊登有些不要脸,但黄培成不在乎。

能赚钱就行,不要脸又何妨?

他这主意,也是跟《上海日报》和南城书局学的,《上海日报》的那篇报道,可是给南城书局那本云景写的连环画,带去不少销量!

黄培成的努力,并非白做功夫。

《双面魔君》是周三刊登的,周四周五两天,他都在报纸上打了广告,这让《新小说报》的销量持续走高。

因以往都是提前印刷,《新小说报》的印刷工一直是白天工作,不需要日夜颠倒。

※ 如?您?访?问?的??????彂?布????不?是?ⅰ???u???e?n?2??????5?????????则?为????砦????点

但如今,他们晚上也要点灯工作,每日都从早上忙到晚上九点多。

这些印刷工都有些受不住了,等周日这天,黄培成告诉他们,明日要印刷一万两千份《新小说报》后,他们忍不住道:“黄主编,以往只印刷七千份,现在要印刷一万两千份,我们实在忙不过来。”

黄培成见他们一副疲惫模样,表示自己会多招一些工人,跟他们轮换着印刷报纸。

同时,黄培成也琢磨着,要给所有的小说,都加上标点。

虽然这段时间他们报社挨了不少骂,但销量是实打实的,黄培成尝到了甜头,自然想要继续做下去。

《新小说报》编辑部众人忙碌的时候,桑景云和桑景英,又一次前往租界。

这几日桑景云灵感足,写得就比较多,这次,她带去了两万六千字的稿件。

除稿件外,她还购买了一些菊花茶,打算送给洪永祥和费中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