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5(1 / 2)
午食,正准备在庭院里走会儿消消食后,再去窗前桌下练两张大字。
天已经渐渐热起来,康哥儿走得背后都起了一层汗来。
正打算进屋去凉快凉快时,忽而听到母亲声音。
康哥儿一刻都等不及,立刻扭头循声去,就见母亲熟悉的身影果然出现在了眼前。
康哥儿再磨练得稳重,被夸老成,在父母亲面前,总归是一副孩子心性的。
他立刻心中一喜,便朝母亲小跑而去。
“娘。”但走得近了,到了跟前后,又稳重起来,弓腰作揖道,“孩儿见过母亲。”
“快起来快起来。”叶雅芙伸手扶起儿子,“你我母子,无需这些个礼数。”然后同儿子并排,一道往深深庭院里去,问,“吃过了?”
“嗯。”康哥儿答,“才吃过不久。听母亲的话,在院子里散步呢。”平时算是寡言的康少爷,这会儿立刻成了小话痨,“但溜达得也够久了,儿子才刚刚打算回屋去练字的。”但又赶紧转了话头,“不过,既娘回来了,我就陪陪娘,在娘跟前孝敬。”
想想儿子其实也挺孤单的。
其实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最喜欢玩儿、也是最爱热闹的时候。
虽说古人都早熟吧,但也不能过分的磨灭小孩子爱玩的天性。
尤其是寻常她和吴容秉都有自己的事忙,不在家,不能好好的陪伴在他身边,他就更需要个一起玩耍的学伴了。
这阵子,叶雅芙一直在考虑一件事儿……就是想把三郎接进府来,同康哥儿一起读书。
康哥儿同他小叔有几分缘分,三观也合。
若是能一起读书,相互间也有个伴儿。
之前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是因为吴心莲还在那个家。她不是个安分的,怕她会想法子搅和,所以索性“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不想那些个。
但现在,吴心莲早去了惠王府,往后也不会再归娘家,所以,也是时候接三郎来府上了。
这事叶雅芙自有同丈夫商量过,吴容秉略微思忖后,表示没意见。
所以今日,叶雅芙在儿子面前郑重其事的说起了这事。
“想不想你小叔叔每日都跟你呆一起?”叶雅芙问。
康哥儿惯来机灵,闻声双眼一亮,立刻知道母亲说这话并不只是说说而已。所以他问:“娘是要接小叔叔进府住?”
叶雅芙摇头:“不接来一起住,还是各住各的,但可以来同你一起跟着程夫子念书。不过这件事,得你自己去同你小叔商量,看他愿不愿意。”据叶雅芙所知,公爹如今还真在家开起了学堂,收了些学生。
而三郎,就跟着公爹读书。
虽说课后私下里可以开小灶,但一对多,显然是没有一对二效果来得好的。何况,他们为康哥儿请的,是学术界的大儒。
若三郎能来,不仅对康哥儿好,对三郎也好。
“好,小叔叔肯定愿意。”
吴清泰愿意,吴兆省更愿意。
程夫子那边,自有吴容秉去说。他老人家不介意多收一个学生,只要是可塑之才,他愿意多教一个,但若是不学无术者,给再多银子都不教。
文人自有文人的傲骨在,吴容秉夫妇能理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