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2(1 / 2)

加入书签

再航行半小时才能进入支流。”

他这样解释,我马上就听明白了:“所以你的意思是说,这里的地形发生了改变。”

能造成这种情况,我现在脑海中只有这么一个可能性,就是那份拓本绘制的年代太早历经多年,原本的山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像神农架裂出来的天堑一样。

但是路阿爻却摇摇头,否认了我的说法:“并不是,这两座山体,是忽然出现的,它们截断了江水,造成了一条新的支流。”

他说完,除了陈苍海,我跟何瑜都不约而同停下了动作。

路阿爻在地质这方面比较权威,路家历代多年以来造出的传奇故事足够他讲两三年了,他刚才的语气非常肯定,想必他能得出这个结论一定是准备好了各种佐证。

这结论听着离谱,但细想起来也不是不能做到,我想了几分钟,就想到一个能够制造出这一切的办法。

我学的机关术门类涵盖过多,解释起来也有些麻烦,通俗点儿来讲,就是把本来存在的两座峭壁挖空,里面装上一整套牵引式构造,接口设在江底,也许能够做到让两座峭壁凭空出现再凭空消失。

但这未免有点扯淡了,且不说技术问题,就说能够这套机关运行的触发点,它必须建造得相当庞大,但我似乎并没有注意到有这么个物体。

“要看地,你俩祖上是专家,别跟我解释,我也听不懂,那什么,不说峭壁是怎么来的,就说韩剑,韩剑他们去哪儿了?”何瑜撕着鸡又问。

路阿爻用手往外指了个方向,在前面,那里全是雾,我们根本看不到对面有什么,他这动作有点儿太随意了,我都有些怀疑是他懒得说话,所以随便搪塞何瑜的。

何瑜明显还有问题,所以路阿爻没等他问,索性就全说了:“他们的位置比较远,在很高的地方,这里离船近,位置低一些,比较方便我回去。”

路阿爻想得的确很周全,他完全顾及到了我和何瑜的体力问题,背着氧气瓶一口气攀岩几十米上去我是肯定做不到的,就算是把脚蹼脱了,我也做不到。

我想了想,就问了一个我一直不清楚的问题:“韩剑在船头找到了什么东西?”

一旁吃鸡爪的陈苍海就调出手机里的一张照片放到我面前,照片拍得还算稳,是在我们的船头照得,画面拍的是布满雾气的水面,我接过手机将照片放大了一点,发现水面上似乎凸出来了一些像石头一样的黑色东西。

再换到连拍的下一张照片,我发现那些“黑色石头”居然挪了位置,而且能看到后面的雾气里还有成千上百这样的“黑色石头”。

这几张照片拍摄的时间间隔只差四五秒,但目测那些“石头”至少已经往前“走”了一米多的距离。

我有些震惊,这些东西是活的!

“你还记得铜柱遗迹下的排水道吗,那些河道里有一种石俑,是半浮在水面上的,没有眉毛,两只手放在眼睛上,呈窥探状。”路阿爻说着,就对我做了一个手势。

他没做完我就想起来了,我对这种石俑的印象相当深刻,在整个我所走下来的遗迹里,只有这种窥探状石俑能让我感觉到真正的背脊发凉。

因为它的拟人状态实在太强了,用语言来描述,就像是一个真正的活人被塞进了石头里。

陈苍海拿走手机,打了一行字给我看,他单手打字的速度飞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