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二章 低空哨兵(2 / 2)

加入书签

「弹体,不就是一个铝合金圆筒吗?用不锈钢的行不行?卷起来焊接。我们有自动焊接机,速度很快的。」

「弹翼不就是一块薄金属片吗?能用马口铁吗?反正这是一次性的消耗品,我保证半年内不会坏。」

「光学摄像头一定要用人造蓝宝石吗?树脂玻璃的透光性是差了点,但对于便宜货来说,何必追求那麽高的性能,量大管饱不是更好吗?」

「有必要保证在零下五十五度到零上七十度的极端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吗?把范围缩小到零下二十度到零上五十度吧。」

「射程也没必要达到三十公里,有二十公里就足够了,大不了我们搞两个型号,一个十五公里的,一个三十公里的,搭配使用。」

仅仅过了一个小时,前来交付资料并配合改进的院所研究员就已是满头大汗。

他引以为傲的「低成本」巡飞弹,在这些精明的民营老板眼中,竟然还有巨大的「降价空间」。

原本单价数万元的巡飞弹,经过一番「改造」后变得面目全非,技术水平降了一个档次,生产难度也大跌,而单价则直接少了一个零。

一位供应商甚至表示,这是一万枚的报价,在民营企业里还属于「定制化」的小订单。

如果订单能达到十万枚,他有信心将单价再降低一半。至于百万枚……他不敢想像,末世之中,又有谁能消耗如此庞大的巡飞弹数量?

院所研究员无奈地摇了摇头,「不行,不行,你们这样改动相当于重新研发,走完所有的流程,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凯莉也果断地摇了摇头,「我最多给你们两周时间进行研发和测试,两周后就要开始生产,一个月后必须交付运往北美。」

「两周?」研究员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位漂亮却强势的外国人,「两周连一个初步方案都来不及制定。」

「这不是已经规划好了吗?」凯莉指了指桌面上刚刚讨论出来的方案,「我们没有时间浪费,如果你们能在一周内完成设计,那就更好了。」

研究员彻底愣住了。

——

几位供应商老板倒是更务实一些,他们仔细琢磨了一下技术资料和凯莉的要求,有人率先提议道:

「一周时间确实太紧张了,但如果全力以赴,两周内完成初步研发和测试并非完全不可能。

这巡飞弹本质上就是一种特化的无人机,核心部件无非是摄像头丶舵机弹翼和控制主板。

国内在无人机领域的技术人员储备还是相当可观的,各种成熟的飞控方案也比较丰富。

我们可以想办法在短时间内招募四五百名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然后将研发任务进行细致的分解,同步进行。」

另一位供应商接口道:「我们也可以立刻预备物料。初期阶段的产量肯定不会太高。

但如果集中人力物力,在一个月后拿出几百甚至上千枚堪用的巡飞弹,是完全可行的。」

「四五百人?」院所研究员听到这个数字,再次愣住了。

他们原本的研发团队满打满算也就三四十人,其中一半还是负责行政和管理的领导,真正能投入研发一线的人员屈指可数。

如果真能招募到上百名有实际研发能力的工程师,确实能够大幅压缩研发周期。

他忍不住带着一丝试探问道:「你们『圣光』是……不缺资金投入吗?」

凯莉非常肯定地点了点头,「我们不仅资金充足,更拥有你们难以想像的资源和人脉。这个项目,必然由我们『圣光』主导。」

研究员眼神闪烁了一下,咬了咬牙说道:「如果你们真有如此强大的关系,那也不用费力从外面招募那麽多人了。

不如直接将我们所里那些有实际研发能力的人员抽调出来,成立一个临时的攻关小组,让他们全力以赴。

这毕竟是低速飞行器,飞控系统不会过于复杂,甚至可以先进行小批量的手工生产几十枚,同步进行测试,这样能大幅缩减研发时间。

我们院所还是有相当技术储备的,两周内拿出一个勉强能用的原型产品,并非完全不可能。」

事实很快证明,『圣光』的关系,确实可以用「通天」来形容。

老萧以「维护北美地区和平稳定」的名义,不仅为『圣光』迅速拉拢到了一批愿意效力的人手,还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战略资源。

就连在末世中变得异常紧俏的燃油,都有了定量的稳定供应。

停放在魔都机场那架豪华的『湾流650』私人喷气机,也被紧急拉去进行了一番「瘦身」改装。

原本奢华的真皮座椅丶宽敞的双人床丶精致的迷你酒吧丶甚至带有天空景观的独立浴室等所有非必要的舒适性设施,都被毫不留情地拆除。

以最大限度地减轻飞机自重。

经过一番改造,这架原本内部载重不到三吨的私人客机,硬生生地提升到了四吨多。

凭藉其惊人的超远航程,老萧亲自率领着半个排的「小平头」和一批技术人员再次飞往洛杉矶。

这在遥远的「东大」和危机四伏的北美大陆之间,建立起一条脆弱而宝贵的空中航线。

与此同时,凯莉也开始着手「购买」高速油轮和大型货船,打算组建自己的跨洋运输队伍——说是『买』,其实等同于无偿占有。

港口里到处都是无人认领的船舶,有些孤零零地漂荡在空旷的海面上,甚至还有些满载着各种物资,却找不到主人。

只要能够找到足够的船员并筹集到所需的燃油,就能将一艘价值数亿乃至十几亿的巨轮据为己有。

为了迅速招揽到经验丰富的船员,凯莉开出了极具诱惑力的条件:每成功控制一艘船只,船员团队就能获得该船百分之八十的股份。

『圣光』只保留剩馀的两成。

在这种人手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凯莉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奇迹般地弄到了七八条大大小小的船只,顺利成立了初具规模的『圣光物流』。

而在控制这些船只的过程中,『圣光』还意外地获得了一笔额外的「收入」。

邱总经理在向凯莉汇报工作时提到:「副总裁,我们的人在洛杉矶港口进行搜索时,遇到了一支游荡的墨西哥人势力。

对方在得知我们是『圣光』的人后,表现得非常激动。

他们的首领声称手里控制着几艘十几万吨级的超级油轮,希望能用这些油轮与我们交换生活物资。」

墨西哥人?超级油轮?

末世之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每年出口量高达两亿多吨,如果真有墨西哥势力在美国控制了超级油轮,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而国内的原油库存已经见底,大量的炼化企业因为缺乏原料而被迫停工检修甚至停产。

在这样的背景下,只要能获得稳定的原油供应,根本不愁销路。

「那伙墨西哥势力的头领名叫塞万提斯,他说自己曾经在周总裁手下工作过,和您认识。」邱总经理补充道。

凯莉对塞万提斯并没有印象,但萧金浪确认了此人的身份,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对方的请求,愿意用『圣光』掌握的物资交换宝贵的原油。

塞万提斯甚至主动提出,他可以提供一批经验丰富的墨西哥籍船员,将油轮安全地开到「东大」所在的港口。

但他提出一个条件,『圣光』必须先向他们提供一批急需的生活物资,否则他们已经快要支撑不下去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