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八章 水电站(1 / 2)

加入书签

第142章 水电站

汤文是半个月前随「卡特琳娜」号抵达阿沃尼镇的,这位原本是「东大」赴美深造的留学生。

他在国内名校毕业,赴美攻读博士学位,顺利拿到绿卡,并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专注于食品分销的「贝弗门斯食品集团」工作。

能进入「贝弗门斯」,年薪十几万美元,足见汤文的能力。之后,他娶了一位漂亮的大洋马,定居入籍,原本打算就此安稳地做个美国人。

世事难料,世界风云激荡,被个病毒整得死去活来,令无数人命悬一线。

末世降临前,汤文便从自家公司的产品销售数据中敏锐地察觉到,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爆发,至少食品行业的股票将面临暴跌。

他在纽约股灾爆发前果断清仓,并为接踵而至的经济恶化做了一些准备。虽然他只想到这麽多,但前瞻性的举动保全了他全家的性命。

当周青峰着手建立避难所时,汤文起初并未打算加入。然而,当社会混乱时,华裔身份再次救了他一命,里奇蒙市郊的一处小型避难所接纳了他。

但接下来的遭遇却并不美好。

当时的避难所不仅收容了华裔,还接纳了一批白人丶黑人甚至拉丁裔。其中一户白人还是汤文的前同事,是他主动邀请对方进入避难所的。

在末世艰难的第一年里,汤文的洋妞老婆竟然与他的前同事勾搭成奸,甘愿成为对方的小妾。

更令人心寒的是,避难所内的生活物资也优先供给白人和黑人使用,反而是建立避难所的华裔们过着困苦的生活。

一些物资甚至是汤文自掏腰包购买的,他却无权享用。

这段经历一度让汤文崩溃到要自杀。直到「卡特琳娜」号的到来,才将他和十几名同样境遇的华裔从里奇蒙的避难所中解救出来。

当周青峰挑选人手,准备对里奇蒙周边城镇进行武装侦查时,瘦骨嶙峋的汤文摇摇晃晃地主动上前,表示要加入侦搜队。

「老汤,你身体不太好,还是再休养一阵子吧。」周青峰口中的「老汤」实际上才三十出头。

只是他身体状况极差,脸颊深陷,形容枯槁。若非做过毒品检测,几乎所有人都会把他误认为瘾君子。

「我熟悉里奇蒙。」汤文执意要加入侦搜队,「过去十年,我一直在里奇蒙工作和生活。

我曾经很喜欢这座城市,每到周末都会带着全家,开车在城里城外四处游览。但现在……」

周青峰并不清楚汤文的具体遭遇,但听他说熟悉里奇蒙,还是同意他加入队伍。

「总裁,我有个要求。」汤文说道,「我从未想过有地方会把白人当奴隶使唤,超出了想像。

若是过去,我一定觉着这太不人道,挑战文明底限。但现在我只想亲手抓住几个白人和黑人,让他们一辈子都做奴隶。」

「这听起来像是有什麽深仇大恨?」周青峰问道。

汤文神情木然,沉默了片刻,才吐出一句:「是的。但请别问为什麽。」

周青峰点点头,「行,没问题。我没有那麽强烈的好奇心。」

——

和汤文一起入队的还有蒋梦龙,这位是跟林安全一起,从『东大』本土来的『小平头』,长的龙精虎猛,高大魁梧。

如今林安全接手了『圣光』团队的防务,陪着来的蒋梦龙则成了特战队长。

刚来的时候,这位就抱着乱世大显身手的想法,想着要跟北美的各路英雄好汉较量较量。

当侦搜队要个副队长,近两米的蒋梦龙就跑过来毛遂自荐,「周总,我喜欢这种末日。

我是主动要求来国外的,因为国内主要是生产自救,国外才是乱世。

当我坐船登陆北美,看到荒废的城市,堵塞的道路,遗弃的车辆,崩坏的社会,我就高度兴奋。

我做梦都想当个刀头饮血,除暴安良的英雄,现在可算来对地方了。」

「明白,你是想合法杀人。」周青峰很理解这种心情。也正因此,侦搜队的副队长就是这家伙了。

队伍一行十二人,罗格和马可世也跟着,充当军医和翻译官。康格斯也在,毕竟他的西方面孔有点用。

出发前,陈瑞驾驶『疣猪』做例行侦查,目的地是一百公里外,里奇蒙西面的卫星城镇『法姆维』。

这同样是个农业小镇,镇子周围有大片的树林,460号州际高速公路从镇外穿过,不大不小也是个交通枢纽。

根据空中侦查,镇内有个千把号人。能有如此多人口,必然是有些产业的,否则养不活。

之所以选这个地方作为侦搜队第一个目标,也是镇上居然有飞机,且时常在天上飞,还曾经来过阿沃尼镇好几次。

双方都知道彼此的存在。

法姆维镇的飞机是那种很常见的『比奇』,单翼单引擎,座舱很小,载重量也很低。

每次『比奇』出现,『疣猪』都要升空进行监控,并向对方展示自己机翼下的两挺M2HB『老乾妈』,警告对方别捣乱。

『比奇』也很听话,在公共频道里呼叫过几次,表示自己无恶意,倒是很想跟阿沃尼镇进行交流,互通有无。

双方的飞机在近几个月相互降落在彼此定居点的公路上,试图寻找点彼此需要的交易货物。

但交流后的状况却不尽人意,法姆维镇的居民以种植土豆为生,能对外出口的就是『土豆』。可『圣光』团队压根不缺土豆。

倒是阿沃尼镇的燃油丶谷物丶药品丶医疗服务让法姆维镇的居民格外眼红,要不是『圣光』团队够强,那帮家伙早就过来抢了。

但还是有一种东西让『圣光』团队极为渴求,那就是电力供应——法姆维镇正好有一座灌溉用的『溪湖』水库,水库有一座配套的十兆瓦水电站。

哪怕是枯水期,『溪湖』水电站每天可以提供几万度电,它本来就为周边城镇供电,是当地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青峰势必要去实地看看,能不能把那座一百多公里外的电站弄到手?就算不能,好歹也要从其每天的发电中分一部分。

哪怕每天只一万度电,也能解决大问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