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2(2 / 2)
然后他乡试失利了。
不过他不信邪,继续准备,三年之后再考,又失利了……
如此往复,到他四十岁的时候,他已经考了六次科举了。
每次都没中。
甚至还有两次是因为“逾距”而被宣告考试无效——也就是说,他都考了这么多次科举考试了,居然还会因为答题的位置不规范而被废除考试成绩……
这就真的……
让人不知道说啥好。
这么多年的折腾,哥哥们的亲情早就折腾没了,帮着干活儿是没可能了,不让蒲老师把那么多年帮他干的活儿给还回来就不错了。
要不是刘氏夫人为蒲老师默默承受了这一切,他怎么可能会如此“岁月静好”,还能在外头当什么家庭教师。
那真是门儿都没有。
也不知道蒲老师每个月给家里多少钱,是不是把刘氏夫人的辛苦费给结了。
不过这种苦日子也很快就要过到头了。
刘氏夫人的寿数也就是在十年之内了,要是再不珍惜,真的就完了。
莫郁本来想着要用个什么方式来提示一下蒲老师他的夫人这个事儿,没想到他还没开口,蒲老爷子已经颤抖着胡须道:
“老朽忽然想起,老妻一个人在家,她年纪已经老迈,恐有不便,要不然老妻还是辞馆回去陪陪她吧。”
小黛玉一听这个话,忙道:“先生爱护师母,原是好事一桩,那何必还要劳烦先生这么奔波,也更不至于要到辞馆这一步。”
“若是依着学生愚见,干脆请师母来京中长住,与先生团聚,岂不是美哉乐哉?”
她说着,便就含笑看了莫郁一眼道:“默哥儿如何看?”
莫郁笑着点头附和道:“姐姐说的对,那不如就这么干罢。”
作者有话要说:
小修了一下,今晚争取早点更出来。
第118章 家风
听了小黛玉和莫郁的话,蒲老师的眼睛湿润了。
从四十岁离开家外出坐馆谋生开始,这么多年了,他一直都在东主家生活。
当时他是在西铺村刺史家坐馆,包吃包住,每个月给束脩,可以说是待遇优厚。
他也没有什么额外的花销,就是喜欢读书,写小说,但是在毕刺史家,笔墨和灯火钱都是免费的。
甚至一年还有两季的衣裳。
除此之外,其他的花销基本上是没有的,故此坐馆所得的银钱也多少托人带了一些回家。
不过家里的确是没有怎么回去过了。
一来是他总觉得在毕家坐馆,十分受到尊敬,也能跟家主聊得来,总重要的是待遇优厚,特别是给他提供笔墨灯火,这种耗材要是他回家了自己负担肯定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二来则是他有些“近乡情怯”。
毕竟他自幼在乡里都素有才名,考秀才也是考了头名,然后却在乡试这里频频翻车,怎么着都有点儿丢人了。
他当然也就想着在外头一边儿工作一边儿继续复习备考,有种不高中举人坚决不回家的执拗。
一开始其实真的是要赌一口气来着。
但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态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科举考试的执着之心更多地变成了一个习惯——反正三年一次,到时间了就去考,能不能考中,都没有什么关系,主要就是习惯了。
毕竟都已经四十多年了嘛。
感觉这一辈子就是为了这一件事儿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