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2 / 2)
尤其是一些请安的折子,上面通篇下来就没有一个重点,让胤礽很不耐烦。
胤礽特意询问过康熙,康熙只说这种请安的折子看一眼便知道,根本不用多费心。
但胤礽还是上奏康熙,这些请安折子需要重新改革。
地方官员有时候会担心远离京都,皇帝忘了自己,因此经常写一些请安的折子来皇帝面前刷脸熟,这些折子写得又臭又长,但无非就是两点,吹嘘一下自己在地方上的功劳,拍皇帝马屁。
一封请安奏折拿出他们读书多年所有的文采,锦绣文章确实让人欣赏,但这样毫无重点的奏折让人看多了,只会让人觉得无奈。
“不过是请安的折子,你有想法只管去做。”康熙虽然已经习惯了大臣们的请安折子,但如今胤礽愿意改变,康熙也并不反对。
因此很快胤礽的第一道政令便发了出去,请安折子有了固定的字数和格式,还有固定的日期,不能有事没事便向京城递请安折子。
请安折子的改变不过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在朝臣心中并没有留下的多大的波澜,如今朝野之中所有的眼睛都放在了出征上。
皇帝已经下令,兵分三路,正式向蒙古出发。
恭亲王常宁为抚远大将军,带着最先进的滑膛枪和火炮先行前往蒙古。
第二批则是裕亲王福全和大皇子胤禔,带着骑兵紧随其后。
而第三批则是由康熙亲自带兵,直奔蒙古。
皇帝御驾亲征,朝臣们劝阻过,但是到底都没能抵过康熙的心意。
御驾亲征更能够让百姓对大清更有信心,也能在最大程度上震慑敌方的军心。
康熙对这次出征抱有极高的期望,自然是要亲自前往前线。
出征前,胤礽在乾清宫中康熙话别。
出征蒙古,乌兰布托之战,胤礽自然是在小娜那里了解过。
他不曾仔细了解历史中这场战役到底是如何的,因为他其实同康熙拥有同样的自信,现如今是攻打蒙古的最好时机,天时地利人和,大清绝不会败。
但出征前,胤礽却再次注意到小娜历史中所记载的,这一次出征,皇帝虽然御驾亲征,但是中途却又因为身体不适而返回京中,最后用金鸡纳霜治疗自己。
胤礽虽然没有像康熙一样亲自参与粮草调配,但是也明白康熙对此次出征的看重。
若是只因为生病,便不得已回到京城,这对于康熙而言绝对是一场遗憾。
而且根据小娜的记载,二十九年的这场生病,不仅让康熙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还让皇帝和太子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为之后的各种猜疑奠定了基础。
胤礽不想要汗阿玛留有遗憾,更不想让他们父子之间产生隔阂。
是以出征前夕,胤礽带了许多药来到了康熙的寝宫。
这些药都是太医院这几年研究出来的,大都是颗粒状,冲水喝即可。
太医院这几年的发展并不慢,显微镜出现后,大清的医学技术一直都是高速发展的,因此药物也在一一发生改变,出现了各种合成药物。
风寒发烧,消化不良,但凡是大清境内已经出现的药物,胤礽全都准备了一份,当然最重要还是金鸡纳霜。
康熙看着胤礽准备的药物,颇有些哭笑不得,“随行有太医,不必如此。”
胤礽摇头,“这是儿子特意准备的,儿子此番不能跟随汗阿玛一同前去战场,您此番就当是体谅儿子。”
胤礽的一席话让康熙眉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