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0(2 / 2)
他们父子没有走到最后那个结局,这是让瑶令特别高兴的事情。
她是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成。现在看来,做得还不错。
康熙有所改变,太子也没有养得过于娇纵不知人间疾苦,那么往后数十年的父子兄弟相争的难过痛苦事,应该都不会再发生了。
当初封妃的时候,康熙就不愿意,想要直接封她为贵妃。是瑶令自己拦下来的。
她没有那么在意位分,甚至在当时的情形底下,若是要封为贵妃,引起的动荡真是难以言明。
现在回过头去看看,只是封妃,就已经让佟佳氏与钮祜禄氏铤而走险胆大妄为了,若是贵妃,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搞破坏。
她记得自己说的话,但求安稳。
当时最在意的,是太子的心情。实际上更深一层在意的,还不是康熙么。
若那时封了贵妃,太子心绪不稳,再被有心人挑拨,极有可能与康熙之间误会渐生。
太子当时所立,确实是被大清当时的情形影响迫不得已为之。但之后康熙对太子的培养可谓是呕心沥血。
太子十来年的刻苦努力学习也不是假的,都是用心血时间和精力换来的。
瑶令不愿意他们父子的心血付之东流。
现在这样,就很好。
瑶令亲手煮了牛乳茶,送到父子俩的手边。
康熙的三分糖,太子的五分糖,都是根据父子俩的口味特制的。
又亲手剥了些核桃送过去。
父子俩要用脑,吃点这个挺好的。不过不能吃多了,吃多了一会儿就积食了。
康熙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构想,经过与太子的这一番畅谈,才发现父子俩实在是不谋而合。
以前总觉得太子小,年轻,没有经历过什么,很多时候都是启发式的教育和沟通,更是没有了解过太子真正的想法,只是希望太子能够长成他希望的样子。
现在父子俩敞开了说,康熙才发现,太子的政治思路其实经过这三年出外成长的很成熟了,很多时候要做的事情,和康熙想要做的事情是一样的。
康熙欣慰极了:“朕总是想,这些事情,东西南北各有筹划,哪怕是五十年也未必能够全部完成,到时候还是要交给朕的儿子们去完成的。现在你与朕的想法一致,朕这就放心了,朕百年之后,还有你在,你替阿玛好好干。”
前头好好的,后头的话太子就不爱听了。
啃了一口核桃,太子说:“皇上万岁。”
康熙忍不住大笑,心情顿时舒畅,因太子而起的郁结顿时消散的无影无踪了。
谈过了关于大清未来发展的构想,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朝中因为太子而起的纷纷传言了。
太子在外的时候,康熙就没怕过这个,如今太子都回来了,康熙就更不会将这个放在心上了。
“你不必担心。”
康熙道,“你既然都回来了,还怕什么。朕会处理好的。你便还只管好好的做你的太子。”
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几个大的昨儿是都看出来了,太子这样回来,定然是不走了,知道太子和皇贵妃一起来见皇上后,几个人就都放了心,知道太子定然是不会走了。
倒是九阿哥十阿哥十一阿哥和六公主怕太子又会离开,知道太子在皇上这里,也还是不放心的,一块儿跑来康熙这里,一定要得一个准话。
听见太子亲口说不走了,几个半大孩子欢呼一声都放心了。弟弟妹妹们都有好多话想要和太子说,眼巴巴的在那里看着。
康熙是最疼爱六公主的,也舍不得叫她等久了,干脆一挥手让太子陪弟弟妹妹去了,至于太子府,康熙也没说什么,太子什么时候回太子府,由得他自己去定。
弟弟妹妹们有好多话想和太子说,离别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