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79章 真实形态的老孟;链霉素中毒十年((2 / 2)

加入书签

「我们单位卫生所的医生。」

「……」杨景翔无语了。

方言则是示意他继续说。

患者丈夫顿了顿,说道:

「然后我们休息了一个月的时间,也没见到有好转,于是就去了市里的医院检查,然后那边医院说我爱人这是前庭功能损伤丶脑动脉硬化,最后确诊是链霉素中毒。」

「接着我们就开始治疗,这些年试过各种中药西药都不管用,病就这麽拖着,特意从内蒙古跑到BJ来看病,现在看到你们在这里义诊,就想看看你们有没有什麽办法?」

「还没去里面找医生吗?」方言问道。

患者丈夫说道:

「想先在你们这里瞧瞧看嘛,你们是大学生,应该知道的更多吧?」

方言摸了摸下巴。

好吧人家说的也对,现在大学生确实是金字招牌,大家都认为能够考上大学的人那就是人中龙凤,当然事实上也是如此。

但是这病……也确实很严重。

方言叹了口气,对着患者丈夫问道:

「现在她是什麽情况了?」

患者丈夫一边比划一边说道:

「头晕,耳鸣听力不行,不动也流汗,晚上睡着了也流,现在气温高了更是如此,但是怪就怪在她还怕冷,你说这流汗怎麽会怕冷呢?现在我都半个小时就得给她喂点水,而且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她脸也肿了,最近小便也多了,有时候还会尿失禁。」

「吃饭睡觉上厕所呢?」方言问道。

患者丈夫说道:

「吃饭吃不了多少,睡觉也睡不久,每天都昏昏沉沉的,很想喝水,上厕所嘛刚才我也说了,小便多,会偶尔出现尿失禁,大便有些便秘。」

方言听到这里,确定病人的情况很严重。

他看了看杨景翔,这小子已经开始动笔写起医案来了。

方言想了想对患者大声问道:

「同志,能听到我说话吗?」

方言故意说的很大声,说完过后果然看到患者点了点头,说道:

「嗯,能听到一些,我耳鸣听力也下降的很多,你要大声一些。」

方言听到这里,声音加大了几分,对着他问道:

「同志,您能张开嘴,把舌头给我看看吗?」

杨景翔感觉自己耳朵都快被方言吼的耳鸣了。

对方的那个患者才点了点头说道:

「可以!你说的我能听到了。」

方言对着杨景翔说道:

「写,听力没有完全丧失。」

杨景翔赶忙写了上去,接着他也看到患者张开了嘴,把舌头吐了出来。

舌质红绛,苔少。

杨景翔看到赶紧写在了自己的医案上面。

接着方言不再大声喊,而是对着患者比划,要给她诊脉。。

患者心领神会当即就开始配合诊脉。

方言左右手个都给她诊断完。

脉沉细,左右尺部特别的细。

杨景翔问道:

「方哥,西药造成问题中医古籍里面可没说,这个该咋治疗?」

方言解释道:

「链霉素中毒在老祖宗的医书里没写过,但从病根儿上琢磨琢磨就明白了。」

「从患者症状丶病史及中医四诊来看,我认为这就是典型的药邪伤阴耗精丶肝肾亏虚兼虚风内动之证。」

「链霉素作为现代化学药物,其耳毒性丶肾毒性,在中医里其实都可以归类外源性药毒,也就是「药邪」。」

「《诸病源候论》中说过,「服药失度,毒邪攻脏」。」

「懂了!」杨景翔恍然。

方言对着他指了指医案,说道:

「写吧。」

杨景翔这才回过神来,赶紧写起了医案来。

方言则是斟酌了一下后,才说道:

「患者病程长达十年,早期头晕丶耳鸣,属于是单纯肾阴虚,接着发展为现在的阴阳两虚,他们治疗期间吃过的药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没啥效果,根据他们现在的情况判断,这些药也加重的病情,自汗不止是因为气不固表丶脸肿是阳虚水泛丶畏寒是阴损及阳。」

「刚才我诊脉,表现是脉沉细尺弱,我们都知道双尺脉候肾,沉细为阴阳俱虚之象。」

「链霉素毒性的后遗症,我认为可以归类到药邪里的「湿热毒邪」,阻滞中焦后脾失健运导致纳差丶便秘,气阴两虚推动无力。熏蒸头面导致虚阳浮越造成面部浮肿丶头晕加重。」

「他们之前检查的时候,发现了前庭神经损害导致的平衡障碍。」

「这应该可以对应《灵枢·口问》所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本质是清阳不升,浊阴上逆的厥证。」

杨景翔快速的写完了方言说的这些判断,然后若有所思的问道:

「那方哥,您这麽说的话,这位女同志当前是阴阳两虚丶精亏髓枯的危重状态咯?」

方言说道:

「危重还算不上,但是要治疗的话,还有些麻烦。」

这时候患者的丈夫听到了,他对着方言说道:

「大夫,我们不怕麻烦!」

「您就说怎麽治疗吧,我们都全力配合。」

方言对着患者丈夫说道:

「且不说治疗的过程。」

「你们从内蒙来这里也不容易,这个病需要住院,治疗的时间上也会有些久,这些都是需要克服的问题。」

方言说的很明白了,现在这个时代跨地域治病,需要克服的麻烦可就多了。

首先他们和侨商是完全不一样的群体,好多侨商不用在意的问题,在普通人这里就是大问题。

就方言现在想到的就有好几条。

其一,患者和家属到首都治病,需要解决住宿问题。

1978年的住宿条件有限,可没有太多的旅馆可供选择,而且价格可能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不便宜,长期住宿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不同,患者到首都后大概率是需要适应当地的饮食的,而且在住宿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自己做饭可能不太方便,只能在外面就餐,这也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饮食健康。

其二,治病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包括医疗费丶住宿费丶交通费丶饮食费等,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些费用可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尤其是在这个时代的经济水平下,很多家庭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

其三,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现在的户籍制度比较严格,外地患者到首都住院治疗可能会受到户籍的限制,在一些医疗服务的享受上可能会有不便。

最后,患者家属也需要离开工作岗位和家庭一段时间到BJ来,这需要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家庭内部也需要有人来照顾患者和处理家庭事务,这对于家庭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就更别说其他咋七八糟的和家里人沟通,办理手续开证明这些。

反正都是不容易的。

「我们都可以克服的,单位我们都打好招呼了,家里这次也全力支持我们,兄弟姊妹都给我们不少帮助,住院时间长也没事儿,我在京城这边还有回城的知青朋友,他们可以帮忙的。」患者丈夫对方言说道。

方言听到他这麽说,问道:

「你是内蒙什麽地方过来的?」

「包头。」对方回应到。

方言惊讶:

「这麽巧?」

对方一怔,有些不太相信的问道:

「您也是包头的?」

方言摆摆手:

「我是本地的,但是我认识包头的人……那这样吧,既然你说自己能克服,就先办理个入院,我想办法帮忙安排一下,能够帮得上你们的,我们会尽量帮忙的。」

「好!谢谢大夫,您真是大好人,我就知道大学生都是好样的!」对方对着他连连感谢,还把周围的一众人都夸奖了一遍。

方言摆摆手,想着自己还是东直门医院的专家呢,待会儿还得去找下这边的科室,办理个入院手续,让这边的人照顾一下。

最好是给欧阳院长打个招呼,后面大不了自己多过来帮忙解决点问题。

或者再分享个医学成果,反正自己手里的成果一堆,今年的卫生部年中大会自己会井喷式的拿奖。

其实本来可以送到协和去的,但是在东直门医院义诊,让他们去协和,那就不合适。

「方哥,这个怎麽治疗?」这时候杨景翔的声音把方言拉回了现实。

方言这才发现自己还没说治疗办法。

他定了定神,对着杨景翔说道:

「急救固脱丶填精复髓丶解毒通络三管齐下。」

「药毒残留神经损伤,需用虫类药解毒通络,普通肾虚少见「头面浮肿伴尿崩」的危象,须重用介石类药压镇浮阳,脑髓空虚需加入血肉有情之品,最好是用紫河车丶鹿角胶填补髓海。」

说完他顿了顿说道:

「当然这个要吃比较长的时间,可以换成其他相对便宜点的……」

说完他想了想,直接拿出笔,示意杨景翔让开,他开始在纸上唰唰的写了起来。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晚点还有加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