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1章 诸葛孔明,伏龙也!(2 / 2)

加入书签

那时诸葛亮若有所悟,以为天下包括名士与割据一方之主,都难以做到心存「仁」意,见百姓疾苦,也无法感同身受。

直到在荆州南阳听闻了横扫天下诸侯,收复雒阳便叫襄阳名士惊恐失声的玄德公。

才明白纵使为人主,也可以做到对万姓一视同仁,以功必赏,过必罚为施政准则,治理州郡,以小我也可以契合大我。

哪怕仅仅耳闻只言片语,也能从其中听出,那种焕然一新,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齐心协力,远胜其于诸侯。

好友徐元直更断言见端可以知末,来日取天下者,绝非景升公,荆州定为他人所守,从此不再谈论仕出刘荆州。

现在一想果然如此,也不知元直在南阳新野为县吏,近来如何了。

诸葛亮忍不住想着,不知为何见天子时,会突然想起徐元直,待听见陛下的呼唤,才回过神。

「孔明之才干,我亦有所知,每逢读书能观大略,焉能为一小吏哉?」

「眼下雒阳正在编撰汉记,听闻荆州许多名士如庞德公等俱乘马车前往,还有江淮名士,中原以及河北各州儒士皆齐聚于此,江东张子纲丶东海郡王朗都舍弃官职而去雒阳,还为参与编撰之事,连续托人上书。」

「再过数日,卢太傅也要启程动身去雒阳,孔明既认才识不足,便先为太傅身旁刀笔吏,事笔砚间三年,藉此观天下大略,众览群书,知民知士,过后我再来考究。」

刘备望着诸葛亮,嘴角微微扬起,笑着说道。

谁让现在孔明才不过十六七岁,而诸葛玄近来身体也不是很好,这时候征其任事忙碌,反而会留有憾事。

倒不如让他们一起去雒阳,给诸葛玄挂名一闲职,恰好张仲景与华元化都在汇编医者卷,将所得的药方和多年行医经验,在雒阳与天下医者总结讨论。

甚至连江东蛮荒之地有名的巫祝,不知从哪听来的消息,声称有祈福去祸之法,想前去雒阳献出妙法。

恰逢其时,曹孟德头痛发作,于是将其拘于堂下令其施法,结果对方喷水跳了一通后,曹操竟发现头痛更严重了,怒不可遏地命左右将其乱棍打出府邸。

见召巫变成了趣事流传江东,曹操思虑片刻便上书给了刘备,言辞诚恳地解释这件事,不是他阻挠撰写汉记,实在是恶贼弄虚作假。

凡天下有名之士,如恐不及的想到雒阳参与汇编之名,把孔明送去数年,可谓得天独厚的学习机会。

刘备复道:「我读史籍喜爱管仲乐毅之才,既能治理国家,又能得胜破敌,今天下纷争不断,有内忧外患之危,使备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此刻更需兼管丶乐之才为我分忧,孔明可愿以管丶乐自许乎?」

说罢,刘备颔首轻笑地望着诸葛亮,如今还未弱冠,伏龙还需蛰伏,去雒阳沉淀一下也好。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