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8(1 / 2)

加入书签

大人,庞大人今日未到。”

杨知府面上一僵,转头对楼津道:“启县受灾,县令也是分身乏术,未能迎接还望莫要怪罪。”

谢渊玉微微一笑:“杨大人放心,三殿下仁善,只要大事不错不会在意这些礼节。”

大臣巡视,常常一州一县官员都来迎接,溜须拍马者胜多,长此下去形成风气,其余官员愿或不愿都来迎接,不求有功但求无错——毕竟万一遇到一位看重这些礼节的官员,自己又未迎,有的是办法找事。

谢渊玉此举也就是告诉众人,三殿下不看重这种事,只要做好该做的事,别把心思花在这种讨好之上。

杨知府松了一口气。

这天潢贵胄看起来高傲,但身边这位谢公子却是个好相处的,说话从不盛气凌人,又是个一等一的聪明人,让人很容易就生好感。他无形之中更亲近谢渊玉:“此地离启县还需半个时辰,下官准备了一些粗简食物,请殿下和谢公子先垫垫。”

食盒内备下膳食,底部浸在热水里保温,到现在还温热着,两人今早在驿站吃了饭,如今尚不觉得饿,只拿了两块干粮补了水,和知府出发去启县。

第059章 人祸

官道大路尚还能行,除田地内淤泥冲上路未有太大阻碍,马蹄飞溅起的泥水沾在马尾上,一缕一缕往下滴,原本宽敞的大道如今只剩下窄窄一条。

杨知府道:“这路每日也叫人清扫,怕耽误粮车,但只要一下雨,两个时辰淤泥又漫上。”

如此大雨,大自然降下的威力远非人力能及。

楼津骑着马,这会因和知府一起,速度稍微放慢了些,他纵着缰绳,手底下是长长柔顺的鬃毛,随意抓了一把后问:“现存的粮还能吃多久?”

杨知府略一沉吟:“今河东储量三十万余石,三县受灾人数二十万,能吃三个月。”

一石为120斤,平日行军打仗,万人每日耗200石,人均耗粮2.4斤,但此次赈灾,杨知府心里已经减了半,每人大概耗粮1斤多。

三十万石粮必不可能由三县人全部吃去,得留十万余石储备着,防备其余县又有水灾,三个月时间是个最低期限,报备之事能低则低,日后能吃四个月最好,可若是说粮食能吃四月之久,界时不够,问责下来便是杀头之罪。

楼津和谢渊玉也都清楚这其中门道,只要粮仓未是双层木以少充多贪污或是以次充好、火烧粮仓收敛财富一类,都睁只眼闭只眼,没在此处计较。

楼津:“朝中赈灾粮还得多久?”

“刚到了十万石,余下的还在路上。”杨知府小心翼翼地看着楼津:“连日多雨,陆路水路都不好走。”朝中拨粮也不可能从王都运,皆是从周边邻近省份拨转分配,若是富饶之地储粮还能多些,若是一般之地,粮储也未必有多少。

谢渊玉看向路边泥地,田地已经被大水冲的沟壑万千,原本土地一层黄泥已经稀烂,上面偶见漂浮着的被淹死的老鼠,泡得肿胀发烂,隐隐可见混在红中带粉血肉里的森森白骨。

今才六月,哪怕半月之后雨势渐稳能种玉米,但距收成还有5个月,需五十万石粮食,河东储粮外加赈灾之粮,只能保证不饿死人,至于赋税上缴、是否有豪绅借机屯田低价买高价出,是否有层层剥削中饱私囊,这些都是未知,而最主要的,是其余县能否保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