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80章 诸邦共主(1 / 2)

加入书签

第1380章 诸邦共主

持续数月之久的一场战事最终以西突厥室点密可汗的出降而宣告结束,一路围观的西域诸方势力自是直呼过瘾,而交战双方却都暗自松了一口气。

一场战事进行下来,他们各自对于对方的认识更有加深,也都意识到之前对对手的实力是有所低估。

唐军方面,李泰在谋划此战的时候,对于天山地理环境认识不够深刻,以至于大军一直被困阻在伊吾地区,未能与金山方向的师旅达成什麽有效的配合。同时派遣西去的军队迟迟没有讯息传回,以至于到了战争的后半段则就完全是在苦撑。哪怕是掌握了进出天山的通道,也已经不具备大举围攻浮图城的天时。

至于西突厥方面,作为落败一方,毫无疑问室点密可汗所犯的错误要更大也更致命。新生的大唐帝国要远远强过了他之前所面对的任何一个对手,而此番与之交战的大唐君臣将士则是刚刚完成了社稷的统一丶士气最为旺盛的雄军。

尤其是史静所率领的西路师旅,在酷寒的冬日远行三千馀里,途径荒碛沙漠丶冰川山岭,先后征服了焉耆丶龟兹等西域诸国,耗时两个多月的时间,最终成功抵达西突厥汗帐所在的鹰娑川,并一举将突厥汗帐捣破!

室点密可汗此番落败,固然是由于其轻敌所致,但面对能够完成如此艰巨行军的唐军将士,哪怕再来一场类似的战斗,只怕也免不了要遭受同样的下场。

在室点密可汗出降之后,李泰才知晓西面师旅的消息,而得知史静等将士们不辱使命的完成这一壮功的时候,他一时间都不免激动得热泪盈眶。

此役可以称得上是大唐扬威西域第一战,更可以称得上是自魏晋以来汉人政权再一次以强者的姿态踏足西域,而史静等人奔袭数千里直捣西突厥汗帐这一场战事,更是此役最为亮眼丶也最能彰显大唐军队顽强斗志与强大战斗力的一战!

此役虽然迫降西突厥,但西突厥实力仍存,可汗浮图城内外仍然还聚集着十几万西突厥甲兵。一旦再继续开战,唐军固然可以战胜这些西突厥军众,可是这些西突厥人马真的躁乱反抗起来的话,局面一时间也难以控制起来,而眼下唐军已经没有足够的条件长时间驻留于此间继续作战定乱。

所以接下来主要还是通过协商谈判来解决问题,作为胜利的一方,大唐主要提出了三点条件。

首先就是要西突厥放弃自立,重新承认突厥大可汗摄图的名份地位并接受大可汗的统治。其次就是之前室点密非法吞并的那些属于突厥下属的部族,需要统统放弃对他们的控制,让他们重新归附大可汗的统率。第三点那就是在西域这里,西突厥势力要撤往轮台以西,并且不得随意进入天山以南,过往受其控制奴役的西域诸邦国,需要统统恢复他们的自由。

这三个条件哪一个对西突厥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室点密可汗之前已经在金山汗帐公然宣布不再接受大可汗的统治,此时若再低头,那无疑是承认了自己作为突厥叛徒的身份。虽然之前出降时他曾自称悖命老胡,但那是对大唐皇帝说的,可不是针对摄图。

因此对于这第一个条件,室点密就表现出了极大的抗拒抵触,甚至表示自己宁可被处死,都不愿接受摄图的统治。

得知室点密投降后,火急火燎从金山西麓赶到伊吾来的摄图在得知室点密作此答覆之后,心情自是羞愤有加,直言此贼凶顽丶不如处死,自己可以代掌西突厥众。

李泰当然不会听从摄图所言,他此来主要还是为了树立大唐的威严,又不是真的要帮助突厥恢复统一,他巴不得东西突厥之间斗争不休,之所以提出这一个条件,也只是为了显得师出有名。既然室点密对此如此抵触,那自然就要在其他方面做出让步,否则就真的是在找死了。

对于这个问题,双方最终磋商的结果,就是当初室点密西征时从金山汗帐带走的铁勒诸部丶包括之前从金山东部往西来依附西突厥的诸部,必须要放还。这些人如果愿意重返突厥治下,则由其返回金山以东,如果不愿意回归,则就由大唐暂为节制,于金山以西择地安置。

后世西突厥分为十姓部族,如今李泰所要求的这些部众大约就相当于后世十姓部族当中的五咄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