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五章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求追读追读追读!)(2 / 2)

加入书签

他回到客厅,刚坐下来。

有奴仆来禀报:太子宫来人。

“谁?”

“是张舍人。”

“请他进来。”

刘进伸了个懒腰,吩咐道。

片刻,奴仆带了一个中年男子走进来。

“太子舍人张贺,拜见皇孙殿下。”

那中年人进来,便自报家门,而后抱拳拱手一揖。

张贺?

刘进立刻想起来了。

张汤的长子嘛!

之前他在孙家祠御敌所用的手弩,还是张贺送的呢。

但说实话,刘进对张贺,完全不了解。

他知道张贺的老爹张汤。

西汉酷吏嘛!

“张舍人不必多礼,今天怎有空来我这边?”

张贺在刘进示意下落座。

他撩衣跽坐之后,看了一眼刘进。

“殿下气色不错。”

“还行吧。”

“前几日殿下遇险,太子闻之非常担心。只因不便出城,所以没有前去探望。”

刘进闻听,嘴角撇了一下。

你自己离不开长安,可以派人过去看望一下嘛。

结果嘞……

“都过去了。”

他表情冷漠说道。

张贺心中一愣,对刘进的反应,有点奇怪。

按照他对刘进的了解,刘进应该诚惶诚恐的拜谢一番。

可他没有!

甚至……

张贺能感受到,刘进的不快。

人常说,生死之间有大恐怖。

人在经历生死之后,会改变性格……

殿下想必就是如此!

他之前在东市门圚仗剑杀人,与从前已经大不一样。

之后又主动认罪,以赎死金免罪,表现出了一种自信的态度。

听说,这次孙家祠遇袭,殿下还亲手杀了几个刺客。

若在此之前,张贺是不相信的。

可现在……

也许,传闻不假。

那今天来传话,怕是不会那么轻松。

张贺犹豫了片刻,拿定了主意。

“贺今日前来,是奉了太子的谕令,与殿下说两件事。”

刘进从案几上拿起一把短剑,在手里漫不经心的把玩着。

短剑是装饰。

平日里就放在案几之上。

刘进拿着短剑,很快就觉察到了这把剑的特点。

好像很熟悉!

有一种莫名的感觉。

他知道,这应该是百兵之主,武器亲和所产生的作用。

短剑连着鞘,在他手上转动着。

“父亲有何吩咐?”

他越是冷漠平静,张贺就越是感觉到压力,越是觉得,那些话有点不好说出口。

但是,他必须要说!

“太子说,殿下遇袭,与两位殿下无关。”

短剑在刘进的手里停滞了一下,又继续转动起来。

“所以呢?”

张贺,有点张不开嘴了。

半晌,他苦笑道:“曲、直两位殿下,与殿下毕竟手足。太子的意思是,殿下莫要再计较之前的误会。兄弟之间,应齐心协力才是……相信殿下也能够明白?”

刘进闭上了眼睛。

“张舍人。”

“喏。”

“以德报怨如何?”

“这个……”

张贺有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刘进这六个字,出自论语宪问,是孔子的弟子向孔子发问。

沉默片刻,张贺深吸一口气。

他苦笑道:“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刘进睁开眼睛,看着张贺,微微一笑。

“敢问第二件事?”

张贺,已经明白了刘进的答案。

是不是两位殿下谋划,不重要。

但让我忘了之前的恩怨,不可能!

你总不能违背圣人言吧……

“第二件事……昨日光禄大夫金日磾在朝会之上建议陛下与殿下封侯,陛下意动。”

“哦?”

刘进顿时来了兴趣。

祖父,终于想起我这个长孙了不成?

“太子的意思是,殿下寸功为例,冒然得封赏,于礼法不合,难免被人指点……太子是希望殿下好好温书,莫要惹是生非。最好主动向陛下请辞,拒绝封侯。”

最后几句话,张贺说出来的时候,喉咙有点发干。

因为,他感受到了刘进身上散发出来的怒气!

那种怒气,不是无能狂怒的怒气。

带着一丝丝杀意,令人心惊肉跳。

若非真杀过人,若非真经历过生死,很难有这样的杀意。

张贺,低下了头。

他甚至不敢抬头和刘进对视。

太子的这个要求,实在是有点过分。

当时张贺也曾劝阻过。

但少傅石德却劝说刘据: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石德的意思是劝说刘据,要低调一点。

随后又说: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他认为刘进学问不够,德性也不高,所以不适合站在高位,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德行。

反正整体意思就是:如今朝堂上的情况很复杂,陛下对太子不满,所以还是要尽量低调一些,不要让自己成为靶子。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太子,需要忍耐,谦和,宽容。至于刘进,德性不足,最好还是沉淀一下,莫要高调。

张贺就觉得,石德这番话很莫名其妙。

偏偏,太子却很赞同。

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张舍人!”

“喏!”

刘进突然开口。

他沉吟半晌,道:“册封之事,我并不清楚,我和金大夫也没有任何交集。至于父亲让我主动请辞……请与父亲一句话:我究竟做错了什么,竟让父亲如此厌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