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8章 337开课(2 / 2)

加入书签

唐植桐说完,等了五六秒钟,见无人跟着举手才继续问道:「好了,下面开始统计丙等助学金,如果有同学认为自家经济条件能负担三分之二伙食费,自愿申请丙等助学金的请举手。」

昨晚的时候,唐植桐仔细看过花名册,周老师很细心,在每个新生后面都标注了出身。

也许是邮电系统的特殊性,录取时有所偏重,593班24名高考生全部工农出身,其中10名同学是农村出身,14名同学来自工人家庭。

工人家庭的经济情况肯定比农村出身的要好,但也不见得能好多少,否则昨天下午在教室的肯定就不会有十多人了。

唐植桐又等了五六秒钟,依旧无人举手,没有给24名同班同学选择的馀地,直接说道:「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再问甲等丶乙等了,我全部按照甲等填报。如果有同学认为自己不符,可以在第三节课下课前过来找我单独谈,过时视为同意。」

说完直接走下讲台,坐回到自己的座位。

上午后两节课没有课程安排,他打算把申请表填填,再把数学作业给做一下,能在课堂上做完的坚决不带回家,跟小王同学玩游戏多好,干嘛拿大好时光来写作业??

在唐植桐下来的一节课时间内,教室里出奇的安静,各位同学都静悄悄的忙着,有的看书丶有的写作业丶有的愣神。

唐植桐大体上是能体谅他们的,尤其是工人家庭的同学,内心可能会有所挣扎。

现下大多数城镇户口都是男人上工赚钱,女人操持家务,靠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一大家子人。

593班6名女生,无一来自农村。

18岁的女孩子,放农村可能已经嫁人,即便是城镇户口,也到了千方百计找份工作反哺家庭的年纪。

能坚持让闺女读完高中上大学的,肯定有父母对闺女的拳拳爱意,作为子女的也肯定不愿给家庭再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这都是人之常情。

直至第三节课结束,没有一个同学过来找唐植桐。

下课后,唐植桐拿着填好的申请表和用完的花名册去了周老师办公室。

周老师拿着申请表,看得很仔细,边看边点头。

唐植桐在一旁看着,发自肺腑的认为,周老师能对学生做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不错了。

看完申请表,周老师抬起头,嘱咐唐植桐道:「等助学金批覆后,你代表咱们班领回来发给同学们。以后每个月的助学金丶饭卡丶水票丶澡票都需要生活委员负责领取丶发放,这些的发放时间都在每个月的25号左右,你到时候留意下学校的通知。」

「好的,周老师。」听周老师这麽说,唐植桐感觉自己责任重大,这份责任恐怕比班长都大一些……

第四节课的时候,课堂上的气氛明显轻松了很多,有不少同学在窃窃私语,可能是在交流解题思路,也有可能聊中午吃啥。

至于唐植桐为何知道,因为舍友史怀安丶方庆亮正在逮住唐植桐的数学作业开抄,而路坚上节课已经抄完,正在问唐植桐中午想吃什麽菜,他请客……

唐植桐有点喜欢这个氛围了,这帮委培生舍友的作风有上辈子读大学时的味!

喜欢归喜欢,但唐植桐拒绝了路坚的请客,坚持自己打菜。

男人之间,蹭烟抽是礼节丶是交情,但上升到饭菜上,就变了味,尤其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将会格外困难,唐植桐不想在这方面欠人情。

大学的食堂虽然有补贴,但无法跟某些单位比,至少押运科食堂是有桌椅的,可以坐下来用餐。

但由于大学人数众多,在这个年代是不会拿出大量资金解决一个就餐位置问题的,所以邮电学院的食堂位置非常有限。

尽管有餐桌,但不提供凳子,在食堂用餐的同学只能站着吃。

这样的设备有个buff,用餐速度提升50%!

每张餐桌上都围满了吃饭的同学。

也有同学觉得跟陌生人凑桌吃饭尴尬,就拉上三五好友直接在校园里的空地上解决。

这种情况也仅限于气温尚可的季节,等凛冬降临,估计就没人在外面喝西北风了。

从食堂打菜出来,唐植桐选择和舍友一块回宿舍用餐。

一间宿舍有二十多平米,平均每人能占到3个平方的样子,楼层内又有盥洗室丶厕所,平心而论,这人均面积丶基础设施已经完爆80%以上的四九城居民。

但对于住惯了独门独院的唐植桐而言,这条件还是差点意思。

尽管有盥洗室,但每层楼都只有一个,200多人共用,大家上课时间又都差不多,而水龙头又只有那麽几个,所以早晨洗漱高峰期时常造成交通拥堵,高楼层甚至没有水。

相比盥洗室,厕所还好些,男舍这边虽然每层楼也只有一个,但有小便池,就是不知道女舍那边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除此之外,住校还有洗澡的问题,宿舍楼没有浴室,想洗澡就必须到学校的公共浴室。

唐植桐以前读大学的时候,由于在老校区,设施跟目前这个年代差不多,浴室虽然经过改造,但淋浴头也有限,碰到人多的时候,那真是坦诚相见丶棍棒相交丶鸟语花香丶不忍直视!

男浴室还好一些,女浴室直接从早到晚排队,也许是女生头发长,所以洗起来格外费事丶费时?

唐植桐读大学期间只去过一次,其他时候都在盥洗室,或者跟女友外出沟通交流时完成……

与唐植桐有类似需求的同学不在少数,所以学校周围宾馆甚多,各种档次都有。

常见有男男丶女女丶男女丶成双成对出入,有的是去吹空调,有的是去洗澡,有的是去交流。

无论以上哪一种,唐植桐都不想再重温一遍,所以宁愿大老远的走读,也不想住校。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