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4章 展示药物生产线(2 / 2)

加入书签

「就这样的生产线,林专员还说并不是最先进的设备,你们想想看,对比一下国外,我们真的落后太多太多了,我看了都心焦啊。」

林三七在旁边安慰道:

「几位教授,我们国内落后于国外,这个是事实,我们没必要感到羞耻,这是客观差距,不是我们这一代人造成的。真要算,也是从晚清那一代人开始算。

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重要的是未来。

现在我们大家都看到了国内外的差距,我们能知耻而后勇,加快脚步,排除万难,一心一意追赶发达国家,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科技,这才是最正确的解决方案。

现在最怕的是什麽?

一个是怕没见识,以为自己是中央大国,整天幻想万邦来朝。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种愚人应该扫进历史垃圾堆,让他滚蛋。

还有一种人是坏,他们明明看到了问题,明明知道如何解决,但就是拒绝进步,拒绝开放,就因为害怕自己失去权力。

这种人为一己私欲,同样是国家和民族的罪人。」

柴教授重重点头:「林专员说得对,我们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加快追赶的脚步!」

复旦的任如冰教授是女同志,这时候也是心潮澎湃:

「林专员,原来我以为来宝安县将是困难重重,我们要从0开始奋斗。现在看到这麽先进的设备,只要多来几台,我们一个药厂就可以超过全国所有药厂的产量。

如果我们再有自己的专利药,再有这麽惊人的产量,这麽先进的生产线,我觉得我们宝安制药厂能成为全世界最先进的制药基地,绝对不是一个梦,而且马上能实现啊。」

林三七嘿嘿一笑:

「那是当然,我可没有耐心等上几十年,我连五年都等不了,今年就开工搞基建,明年所有生产线就要开动起来,就要见到成果。」

几位教授一个比一个兴奋:「好,我们共同努力。」

那边生产线还在继续着药物生产流程,只见一粒粒药片压缩成功后,经过转运带的运输,来到了「包膜生产线」。

这个环节是利用水和天然色素混合而成的冷冻液,使用包膜装置对药片表面进行封膜。

大家就看到搅拌桶一边搅动着药片,上面的喷头一直在喷出雾状的溶解液覆盖在药片的表面,使得药片快速变干。

经过这道程序,药片其实就算是制作完成了,接着就是进入下一条生产线,开始自动装瓶。

一瓶装多少粒药片都是电脑自己处理的,不需要人为操作。

林三七这时候继续介绍道:

「这是药片产生线,如果是胶囊生产线其实更简单,只需要把药粉均匀装入胶囊内就可以完成,然后进行分包。

最后成品的药片,一般是分为瓶装,还有就是板装。但是因为我们国内暂时还不能生产聚氯乙烯,所以暂时只能用玻璃瓶装,但这并不影响最后的成品。」

想到这里,林三七叹了一口气。

因为他发现如果他要兴建规模庞大的制药基地,因为药物需要密封储存,那就需要大量的玻璃瓶,或者聚乙烯材料的塑料板。

那是不是代表着他后面还要购买玻璃厂和聚乙烯厂?

玻璃厂还好说,聚乙烯又是跟石油相关的产业,可是这个国家连炼油都困难,更不要提延伸下游产业了。

想到这里,林三七有些头大,原来办实业这麽难。

几十年后没有的东西可以对外采购,可是在这一穷二白的六十年代,全产业链要自己去配套。

这时候刚刚不怎麽说话的孙叶聪教授问道:

「林专员,这几台设备都是生产药物的生产线,但是并没有涉及到原料药的生产,这个可是关键中的关键,林专员准备怎麽解决?」

林三七点点自己,赶紧摆手:

「我只是一名医生,制药不是我的专业,这个难题是交给诸位教授的。不过你们放心,所有原料药的资料我都会给你们准备好,你们要做的就是理解这些资料,然后进行生产指导。」(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