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7章 引进一家企业,火了一个产业(1 / 2)

加入书签

第97章 引进一家企业,火了一个产业

天禾和苜禾的并购策略,糅合了很多外资企业的特点。

并购前调研时保持低调,接触时给予足够的尊重,谈判时给足利益,承诺保留原有管理层等等。

一旦获得了控股股权,就会迅速的介入,掌控了公司后,又会迅速的进行人事整合。

该踢出的就一定会踢出。

承诺只是一句空话,合约有时也做不得数。

办公室里,郭阳的助理谢时杰梳着大背头,脸上还带着意犹未尽的感觉。

并购全王一事主要是他在跟进。

「县里的企业规模太小了,十馀家加工企业,实际加工总销量不到150t,订单农业更是只有全王一家,年产值也就150万左右。」

郭阳正在参观着全王工厂里新安装的各种设备,大部分都是进口的。这半年来,天禾和苜禾也各自控股了家中小型农机厂,但那主要是为了掩人耳目。

「所以才要用强势手段整合啊,农产品只有转化成了商品,才能取得可观的收入。」

谢时杰略微有点担忧,「有些加工企业的老板坐不住了,已经在私下接触农户购椒了。」

郭阳笑了笑说道:「这种事就交给执法部门和律师团队了,给那麽多钱可不是白养着他们的。」

「就害怕有人狗急跳墙。」

「小场面,翻不起什麽浪花。」

郭阳感觉自己成了影视剧里的反派,但现实就是这麽残酷。

鲜椒种植户可以对外卖,但干椒全王会全部溢价回购,还固执留在本地的其馀加工企业注定只能被绞杀。

这也是产业整合的必然之路。

县域内加工企业原料购进各异,质量良莠不齐,产品品牌混杂,销售渠道也局限于西北五省。

有潜力而市场不大,有产业而实力不强,很难走向全国,面向世界。

天禾入主全王之后,厂房的面积迅速扩大,专业化设备被引进。

除了辣椒粉丶酱等初级产品外,辣椒硷丶色红素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逐步的研发之中。

俨然成了县里的产业龙头。

从品种选育丶育苗丶种植管理开始,天禾丶农牧和质监部门就广泛深入农村巡回宣传。

印发辣椒栽培技术规范及知识资料,科技谘询,举办各类培训班等等。

农户逐步建立了示范基地标准化管理的意识。

农业执法队伍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农资专项打假,查获假劣化肥丶问题农药丶假冒农膜不计其数。

唯独示范基地里的假种假苗现象极少,天禾的规模化设施育苗模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后便是加工丶质检丶贮藏,也逐步了标准化生产。

最终,种植与加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引进一家企业,却带火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县里已向上申请建设国家级辣椒标准化示范区,计划拿出100万元配套资金,对辣椒种植农户进行直接补贴。

项目总共涉及全县11个乡镇,3.5万户农户,种植面积超过了两万亩。

与此同时,金川的辣椒示范基地也发展的热火朝天。

天椒1号在当地的亩均收益能达到了3000元,让此前引种的『美国红』红辣椒品种黯然失色。

唯一遗憾的是,『美国红』以采收红辣椒为主,和天椒1号的鲜食加工两用存在竞争错位。

同时示范基地因为还种植了5000亩赤红1号甜椒,导致天椒1号在面积上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

当地几家初建的加工企业面对强势的天禾虽然晕头转向,但一时半会儿还能苟延残喘。

县政府。

任福失魂落魄的走出县政府大门。

前两年他还连续被评为县里的『先进个体劳动者』和『先进个人』,是各大部门的座上宾。

但转头就成了牛夫人。

「任总啊,我们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了,天禾只同意接收熟练的工人,设备一概不收。」

想着领导们的话,任福心里充满了不甘。

他的设备是当年他四处取经,经过几个月的设计,才制造出来的辣椒夯砸机。

但天禾却看不上。

任福仰天长叹。

天禾的入局,不给加工厂商留活路。

有些同行已经在暗地里联系农户购买干椒,但有天禾注资的全王,财大气粗。

此番行举,如同在隔靴搔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