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4章 市井大哥(2 / 2)

加入书签

『辽使入朝,向来张狂,以往我大宋只能忍气吞声,但如今我大宋禁军已有了燧发枪,朕倒是想对辽使强硬一点,试探一下能否打破如今宋辽的局面。」」

「所以接待辽使的最佳人选,舍子安其谁?」

赵孝骞本来满心不乐意,毕竟弱国无外交,他也不想无端去受气。

然而赵煦却说对辽使强硬一点,说到这个赵孝骞可就不困了。

「不知可对辽使强硬到何等地步,官家还请示下,臣也好拿捏分寸。'

赵煦翻了个白眼:「朕如何知道?总之,试探一番便是,莫闯出大祸了,其中分寸子安自己拿捏。」

「是,臣会教他们做人的。」

赵孝骞走出宫时天色已暗,正是掌灯时分。

汴京城经历了一场洪灾,城中淤泥虽然清理了,

但街道上仍然处处散发着腥臭味,味道弥久不散。

洪水过后,有些痕迹是永远消除不了的。

城内官员百姓商贾的生活似乎恢复了,然而情况并没有想像中那麽乐观汴京城外,无数因洪灾而家园尽毁的灾民,他们无所依靠地蜷缩在野外,靠着开封府每日两顿的施粥维持生命。

这场洪灾淹死的人数不少,户部粗略统计已有数千人溺亡,更要命的是,受灾的京畿地区百姓无家可归,正成群结队地朝汴京城聚集。

赵孝骞无法做什麽,他只能下令皇城司在灾民聚集地日夜巡逻,查处抢掠欺凌等不法。

有一个越来越严重的事实是,当灾民聚集越来越多,汴京城的粮食压力便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治安疫病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会渐渐冒出来,当朝廷扛不住粮食压力时,暴乱民变便会应运而生。

有时候一个王朝的覆灭,往往只在一夜之间,天时人和皆俱的条件下,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便全乱了。

赵孝骞预感到,如果不能妥善安置这些灾民,汴京城恐怕会出事。

幸好眼下情势还没发展到太糟糕的地步,赵孝骞决定下次见到赵煦时,必须说说城外灾民的事了。

出宫后的起孝骞突然有点嘴馋。

王府的厨子自从得了世子亲传后,每日菜肴倒是颇为精致,味道也不差,但厨子的悟性太差,翻来覆去就做那几道菜,赵孝骞这几日委实有些腻了。

家里的菜吃腻了,就不由自主想出去打野食。

这里说的不仅仅是饭菜,也有别的。

也有家里菜再难吃也不吃野食的好男人,嗯,别误会,他们是因为穷。

出宫后赵孝骞上马车,令车夫径自驶往潘楼街。

半个时辰后,潘楼街的第一楼,赵孝骞和张小乙对坐,大口大口吃灌汤包。

经历了患难后,赵孝骞与张小乙不知何时处成了朋友。

赵孝骞这人没架子,王侯公卿也好,贩夫走卒也好,只要脾气对味,跟谁都处得很愉快。

张小乙就是赵孝骞新交的朋友。

「吃相好看点儿,一副饿死鬼投胎的样子,我特麽刚端杯准备喝两口,你一笼包子全吞了,你到底饿了几顿,就等我请客呢?」赵孝骞不满地道。

张小乙腮帮鼓鼓的,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含糊不清地道:「世子见谅,小人没见过世面,以前也吃不起这等昂贵美食,失态了,呵呵。」

正说着话,几名闲汉突然靠近,与张小乙拱手招呼,口称「小乙哥哥」,有水浒传那味儿了。

打完招呼,张小乙坐下来继续吃喝,接着又有一群闲汉过来招呼,继续「小乙哥哥」『

然后一拨又一拨,都是闲汉过来招呼,其中也有一些姿色衰老,面相愁苦的老妓向张小乙行礼。

赵孝骞越看越惊奇,他没想到张小乙在汴京市井居然人脉如此广阔。

这货距离「及时雨」的外号,就差一首题在墙上的反诗了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