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6章 天地大劫的巨大价值(1 / 2)

加入书签

第1066章 天地大劫的巨大价值

在大秦藏守室,翻阅过《封神旧事·秘辛版》之后,小羽对上次的封神大劫,已经有了非常具体且深入的了解。

将封神大劫拆开了看,就是三大事件撞在一起,同时发生又相互关联。

首先,当时阐教十二金仙已经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

过去无数年,十二金仙身上累积了大量业力和因果。

如今天降杀劫,他们难以逃避,必须应劫,

其次,自从太古时代,巫妖两族落幕,人族从远古一直发展到中古(封神)。无数年的成长,

人道已经从微不足道,进入鼎盛时期。

人道盛,植根于人道的「人道天庭」跟着强盛。

天庭有了力量,本来形同傀的玉皇大帝,也有了底气,有动机丶有目的对三教动手。

玉帝明旨要求,三教最有名的十二位金仙向天庭臣服,并从三教中选拔福缘稍差的弟子,进入天庭填充三白六十五正神之位(ps)。

最后,成汤合灭,周室当兴,此乃天数,是正常的王朝更替。

这三者,原本属于独立事件,只是同时发生了,它们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

并不是阐教十二金仙犯了杀劫,才导致封神大劫。

仅仅阐教那十二金仙,还只是犯了杀劫,不至于引发如此激烈的「天变」。

封神大劫的直接推手,就是名义上的三界主宰,玉帝!

当然,玉帝只是站在台前的幕后小boss,真要说最终大boss,大概还是三清道祖。

在开天之后的荒古时代,龙凤麒麟三族争霸,压根没有天庭。

天空属于凤凰一族,大地属于麒麟,大泽与江海是龙族领地。

三大先天神族,争夺世界的主导权。

天庭是一片建筑,也是一个组织。建筑与组织,肯定不是开天辟地后,先天就有。

它是后天人为建造。

龙凤麒麟三族耗尽气运,从盘古世界的大舞台退场后,轮到巫族和妖族闪亮登场。

巫族占据了大地。

妖帝丶妖师率领众多妖神,在九天之上,建造了另一个维度空间,也就是第一代天庭,

这一时期为「太古巫·妖争霸」。

等巫妖争霸落幕,妖族天庭从九天之上坠毁,坠落人间,砸碎大陆,才轮到人族登场。

其实在更早的太古时期,人族已经被女娲娘娘创造出来。

女娲造人,发生在更早。

那时,人族只是巫族的附属,是妖族的口粮,「人道」都没开始。

人道不是开始于人族诞生,而是开始于人族成为天地主角。

太古结束,远古人族崛起,人道建立,才有了玉帝统率的第二代天庭。

就像洞天福地植根于人间的名山大川,天庭也需要根基。

二代天庭的根基,就是人道,

远古人道天庭刚建立时,玉帝魔下压根没什麽人,自身实力也很弱小。

凭硬实力,玉帝还打不过阐教金仙。

天庭的存在感极低。

潜伏爪牙忍耐了无数年,到了中古封神时期,人道进入第一个高峰,人道天庭也跟着来到第一个高峰。

玉帝有底气,也有必要树立天庭的威严,并增强天庭的力量。

要树立威严,必须打击玄门三教。

那时九州大仙,皆出自三清圣人门下,仙人只认「教主」,天下神仙也只知道教主,谁在乎天帝?

要增强天庭的力量,则必须得拉人头,这不用说。

可当时的情况是,天下英杰早都被三教瓜分。

连西方灵山要发展壮大,需要拉人头时,都得跑到东方坑蒙拐骗,从玄门三教挖人。

玉帝也只能从三教招人。

要树立威严,得打压玄门三教;要拉人头,还是得找玄门三教。

一切问题的答案,似乎都在三教身上。

于是,玉帝对三教下手了,直接推动了「封神大劫」的诞生。

凡是要干大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玉帝必然在更早的时候,就想对三教动手。

他忍耐多年,特意等到十二金仙犯了杀劫,等到「西周代商」的天命出现......各种因素凑在一起,是恰逢其会,又非纯粹的偶然。

玉帝有谋划地将众多「巧合」凑到了一起,从而推动了封神大劫的开启。

十二金仙犯了杀劫,要麽他们死,要麽他们弄死别人。

无论死谁,死掉的人都正好填充了封神榜。

西周代商的天命,必有一场恶仗要打,注定要死很多人,正好为「杀劫」提供了最合适的舞台。

玉帝有谋划,十二金仙有需求,三清圣人大概也在下大棋,大劫拉开序幕。

天地大劫的参与方,都有自己的目的,都在理论上,能从中获利。

现在,孟岐说浮丘公等人,要效仿上古阐教金仙,引导秦末大劫按照「命定」轨迹发展。

小羽理所当然地认为,浮丘公的利益诉求,也是藉助天地大劫,消洱「个人杀劫」。

以劫化劫。

「孟前辈,我在藏守室看过封神秘录,我懂。」小羽道。

孟岐认真道:「如浮丘公这样的有道真仙,不会拿徒弟挡灾劫。」

见小羽眼神怀疑且讥讽,孟岐犹豫了一下,又低声道:「时代不同了,你不要一直用老眼光看人。

上古之时,仙道刚发展,很多禁忌,三教仙人都不懂。

炼气士不懂修身养性,连阐教大仙也杀性忒重。

动辄灭人满门之事,他们都没少做。

就如同你杀黄大仙,把事儿做绝了.:,

说到这儿,孟岐上下打量小羽一番,表情变得有些奇怪,道:「你喜欢把事做绝,杀人灭魂的岁毒事儿,从来不忌讳。

「丘山老母」身上已无『现代内丹术」的痕迹,反而透着一种上古炼气士的气息丶气质。

你这家伙,不学『现代仙人」,专门走古仙人的老路,愚蠢啊!」

小羽摆手道:「先别说我,只说浮丘公,他们和阐教十二金仙有何区别?」

孟岐道:「十二金仙从远古到中古,辅佐过三皇,帮助众多人族大帝治国安邦。

换成现在的说法,就是扶龙庭,扶持人道发展。

人道持续发展,他们也从中赚取了大量功德。

可他们平日里,杀伐果决的作风,也让自身沾染了大量的因果和恶业。

和你打谷真君的理由一样一一功德只能代表对人道丶天道做出的贡献,不等于身上没有因果与恶业。

阐教十二金仙有大功德,也有满身恶业,以至于劫气缠身,需要度杀劫。

但我们当代仙人,早已见识过前辈的遭遇,哪还能重蹈覆辙?

当年为了帮十二金仙度杀劫,元始天尊甚至亲自下场助阵。」

孟岐脸上丶眼里,满满都是艳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