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9章 荫蔽子孙(2 / 2)

加入书签

张惟逸知道的不多,却也知道薛华和薛韶有些亲戚关系,于是对薛华抱了抱拳道:「

你们聊吧。」

然后立即溜了。

薛华和薛韶面面相,半响无言。

他知道这位族弟,因为他从小就是自己耳边的别人家的孩子。

薛太虚和薛贞丶薛清是堂兄弟,薛贞是薛瑄之父,薛清则是薛韶祖父。

河东薛家清贫,却是当地有名的耕读之家。

家中几代读书丶经营,到薛贞这一代,弟子读书的更多。

薛贞和薛清是亲兄弟,俩人是族中读书读得最好的,一个考中举人后去各地当教谕去了,从河东到河西,再到河北和川渝一带,从教四十馀年,成就了教谕公这个称号,可以说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

薛清运气差些,中举后因病早逝,留下的儿子薛琼就跟着薛贞生活,他也很会读书。

薛琼跟着伯父薛贞生活,比薛瑄这个亲儿子还像儿子,因为薛瑄热衷于追求真理,看见一条河,就忍不住顺着河流往上,一定要找到水源处才罢休,所以是薛琼这个侄子一直侍奉在薛贞左右。

他继承了伯父薛贞的教育理想,也热衷于各地当教谕,后来因为薛瑄受冤,他上书喷皇帝,喷王振,被短暂的罢官几个月,后来因为他学生实在是多,加上薛贞留下的人脉,

他又官复原职,继续当教谕去了。

薛瑄被罢官回乡,也是在家乡教书。

祖父常和他感叹,薛家能有今日,甚至他们薛家人修炼时能够更亲近天地,薛贞薛清两脉的贡献不少。

薛家便是天道自然,恩德荫蔽子孙最具象的表现。

但,薛家最亲近天地,最受天道挚爱的其实是薛韶。

可惜他不入道门,祖父为此几次回河东都没能劝服他。

对这个族弟,薛华太熟悉了,可薛韶显然对他不熟。

俩人一个目光复杂,一个目光清明却有些疑惑,

「华堂兄?」

薛华回神,淡淡地道:「惟良师弟被人挑拨着去找潘师妹的麻烦,不仅被潘师妹揍了一顿,还被潘师妹赶出学宫历练,所以他现在老实得很,你放心吧,有潘师妹在,船上出不了乱子。」

薛韶笑了笑道:「我并不担心出乱子,我只是单纯有些好奇。」

「我也很好奇,」薛华看着他问:「你已经是朝廷官员,为何还要冒险出海?」

薛韶转身面对大海:「我们大明受倭寇侵袭日久,他们对我们很了解,但我们对倭国的了解其实很少,鸿胪寺里的信息来源,要麽是从俘虏的倭寇那里来的,要麽是从每年来上责的倭国使臣那里得来的。」

「但前者语言不明,加之地方记录不详,有很多还是假冒的倭寇胡言乱语,以至地方记载混乱,上报到鸿胪寺的信息更是杂乱,没多大用处;

后者,更不必说,来的使臣多奸诈,自然不会如实诉说国内的情况。」

薛韶笑了笑道:「难得有次机会,我不去一次,实在可惜。」

「可你是御史,作为江南巡查御史,你擅自离开江南都是大罪,你现在都跑到海外来了.....」

薛韶笑了笑,安抚他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我是查江南倭寇案去的泉州,又从泉州去的海岛剿匪,最后才顺着线索出的海,皆是为的公事,陛下和都察院知道,也不会怪罪我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