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54章 赐名幼子(2 / 2)

加入书签

而天子坐衙,只是礼仪性的。

别说什麽说话了,就连他的脸也是见不到,只能模模糊糊,隐隐约约的看到御座上的身影。

但这次被蔡确引见,却得到了赵煦的亲口称许,还提及了其在军器监,配合着专一制造军器局的诸多功劳,更慰勉着他要再接再厉,为国建功。

这叫蔡硕,顿时感动不已,也振奋不已。

知道自己这三年,一心一意的配合沈括的工作,官家是知道的,也记得他的功劳——虽然他天天在军器监只是点卯然后喝茶看报。

久了甚至请了一个勾栏里会唱小唱的娘们,专门在官署里给他唱曲解闷。

军器监上下,都把他骂烂了。

说他是三无判监——无能丶无才丶无用。

甚至有人打趣说,哪怕放头猪到判军器监的位子上,都要比他强。

可蔡硕依旧我行我素,他骂由他骂,明月照大江,他嘲任他嘲,清风拂山岗,丝毫不为外人言语所动。

只因蔡确离京前,专门叮嘱过他,军器监是斗不过专一制造军器局的。

他更不会是沈括的对手!

与其死磕专一制造军器局,平白的得罪沈存中。

不如喝茶看报听曲。

专一制造军器局想要什麽?

统统给!

反正也不是他的东西!

崽卖爷田心不疼!

蔡硕这个人,没有其他优点。

只有一点——听哥哥的话。

但,过去两三年,他心中也不是没有动摇过,不是没有打过鼓。

但今天,一切动摇与疑问都没有了!

蔡硕决定,在军器监里继续喝茶听曲,直到官家调离他。

因为他已经得到了奖赏——天子的亲口称赞。

在哥哥已经是宰相的情况下,天子的称赞,比升官要重要的多!

也譬如蔡谓这个绍圣年间,专门和旧党对着干,天天绞尽脑汁只想着如何把旧党的人弄死的家伙。

赵煦则针对性的称赞了他的聪慧丶孝顺,同时解下自己随身携带的一块玉佩赐给他,勉励他继续努力,侍奉好乃父。

……

等到蔡确将在场的十馀名蔡家男丁,都介绍了一遍。

赵煦就问道:「蔡相公,朕今年所恩封的太庙斋郎,怎不在此地?」

蔡确听到赵煦居然提起他的爱妾琵琶给他生的儿子,顿时诚惶诚恐:「官家,臣小儿尚在襁褓中,不敢冲撞天颜!」

「无妨!」赵煦笑着道:「朕很喜欢小孩子,且命人抱上来吧!」

「诺!」蔡确顿首再拜谢恩。

便命人去换来照顾自己幼子的乳母,将之抱到事堂之外的回廊。

再命其子蔡谓去将之抱到堂上。

赵煦见着,便起身伸手,在蔡确诚惶诚恐的眼神,接过了那个刚刚出生不过七个月的小家伙。

小家伙生的很好看。

粉雕玉琢,一双乌黑的眼睛,滴溜溜的转着。

他也不怕生,被赵煦抱着也不哭不闹,甚至露出一个可爱的笑容。

赵煦见着,伸手摸了摸他的小脸,然后赞道:「善!」

接着看向蔡确:「相公此子,可有名字?」

蔡确激动的拜道:「启奏官家,小儿尚幼,只得一个乳名,唤作『小鹦鹉』!」

「小鹦鹉?」赵煦眨了眨眼睛,想起了他上上辈子知道的事情。

「确实是只机灵的小鹦鹉啊!」

「这样吧!」

「若相公不嫌弃,朕给此子,取一个名字如何?」

「此真小儿之福,臣之万幸也!」

官家亲自赐名,这其中所包含的政治潜台词几乎等于——将来此子要被官家带在身边!

等于是直接给了一张富贵一生的门票。

不止蔡确闻言,惊喜万分,感动非常。

其他在场蔡家人,也都是欣喜不已。

却是不知,赵煦这是在奖赏!

奖赏他怀抱的这个小儿的母亲,也就是蔡确身边的爱妾,那个跟着蔡确贬死于新州的琵琶。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蔡确落难被贬之后。

昔日的煊赫一时的蔡府,刹那破败。

蔡确本人,更是几乎众叛亲离——妻子与之和离,女婿与之割席。

只有一个侍妾,一个叫琵琶的侍妾,还有一只会喊琵琶的鹦鹉,跟在他身边。

所以,当赵煦知道,跟着蔡确南下福建的侍妾琵琶给其生了一个儿子后,他就已经决定给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小儿一个富贵。

不止在其出生后,就特旨恩荫一官。

如今更是要给其赐名。

只是沉吟片刻,赵煦就道:「屈子诗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公,乃是当代儒臣,文章天下知名!」

「此子当承相公之志,继先贤之业,求索于圣人之道!」

「便取屈子之诗,给其取名『修远』吧!」

「愿其将来,治学以勤,问道以聪,遇挫不馁,得胜不骄,始终如一,求索大道!」

蔡确听着,大喜不已:「官家垂恩,赐以『修远』之名,臣敢不奉诏谢恩?」

其他蔡家人,纷纷拜道:「陛下隆恩,阖府有荣,臣等顿首再拜!」

……

在经历了这个插曲之后,赵煦便听取了蔡确在福建这两年的工作报告。

自然,蔡确都是拣着好的说。

对于隐忧和问题,是只字不提,只说成绩和未来。

也只谢赵煦和朝廷的政策与恩典。

于是,这天子临幸慰勉宰相的会面,变成了歌功颂德。

直将赵煦吹捧成了千古一君,好似他虽然是坐在汴京城里,但他的光芒却隔着千山万水,温暖到了福建人民的心灵与身体。

在蔡确的描述中,福建百姓,俨然成了他在现代新闻上看过的有些人民。

天天不是在感恩赵官家的恩情,就是在沐浴赵官家的恩情。

赵煦听着,自是受用无穷。

心中也是有着念头,想叫冯景找人参考着蔡确的描述,写一篇《福建万民同心共庆官家圣节》的报导。

叫汴京人知道——虽然今年冬天很冷!

但赵官家正在着手准备,解决汴京城没有太阳的bug!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