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4章 李昌祚!(1 / 2)

加入书签

第404章 李昌祚!

西北经略府的中军大帐里,牛油巨烛散发着昏黄的光,将文彦博的身影拉得又长又暗。

文彦博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负手在帐中来回踱步,脚下的青砖发出沉闷的声响。

终于,他停下脚步,目光如炬,看向帐下的一众将领:「诸位,苏逆狼子野心,志在天下。

关中乃中原要地,土地肥沃丶人口众多,他必定会想尽办法夺取关中,以此为根基图谋天下。

今日召大家来,就是要商议如何应对苏逆南下。」

此言一出,众多将领面面相觑,李昌祚站出身来,拱了拱手,看似恭敬,但说的话却是有些不以为然。

「文经略,恕末将直言,苏逆虽有些谋略,但想从延安府一路打到关中,不过是异想天开罢了。

从延安府南下关中,要穿越黄龙山丶子午岭等重重山脉。

这些地方山高林密,道路崎岖难行,行军极为不便,而且极易遭遇伏击。

只要我们在险要之处设下伏兵,苏逆的大军还未出陕北高原,便会损失惨重。」

他呵呵一笑,道:「不仅如此,关中北部有黄河天险,西部有渭水阻隔。

我军完全可以依托这些天险,构筑坚固的防线。

在黄河与渭水沿岸多设堡垒丶安置强弩,苏逆的军队想要渡河,谈何容易!」

李昌祚又向前迈了一步,指着悬挂在帐中的军事地图说道:「西军在陕西路经营多年,堡寨星罗棋布,形成了纵深防御体系。

就拿鄜州来说,这里控制着延州南下的通道,地势险要,城墙坚固。我军在此屯驻精锐,储备了大量的粮草与武器。

苏逆若想南下,鄜州就是他的第一难关,怕是连这第一关都过不来!

鄜州作为鄜延路的治所,粮草充足,兵强马壮,城墙更是高大厚实。

而鄜州之侧的坊州地处洛水河谷,是连接陕北与关中的要冲,我军可依托洛水,部署水军,巡逻戒备。」

李昌祚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从鄜州指向坊州,「一旦苏逆来袭,鄜州与坊州便可互为犄角,相互支援。

再往南,同州扼守渭水北岸,控制着蒲津渡口,是进入关中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们可以在渭水沿岸广布水军,设置水寨,封锁渡口。

华州作为关中东部重镇,城防坚固,且城内粮草充足。

只要我们做好防守,苏逆根本无法靠近长安半步。」

说完,李昌祚微微笑了起来,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

文彦博问问皱起了眉头,看模样,其他将领亦是认为苏逆不敢攻取长安,若是这样的话,那问题可就大了。

文彦博沉声道:「诸位都是军中宿将,都是熟读兵书的,难道不知道要夺天下,须得攻关中这个亘古以来的道理麽?

苏逆不是普通盗匪,他是在造反,他是想要夺取天下的枭雄,他一定会攻取长安的!」

李昌祚闻言微微有些不屑,双手一摊,接着说道:「文经略,末将明白您的顾虑,但仔细想来,苏逆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轻易进攻长安。

就拿这地形来说,延安府身处陕北高原,从那儿南下,得穿过黄龙山与子午岭。

这些山地错综复杂,处处是易守难攻的关隘。咱们只需在各处要道,如黑水峪丶子午关等地,布置精锐伏兵,他们行军的每一步都将危机四伏。

再看黄河与渭水,这两条大河犹如两道天然长城。

黄河水势汹涌,渭水河面宽阔,我军在沿岸修建的堡垒,像河中堡丶临渭寨,都配备了大量强弩丶投石机。

苏逆的军队若想渡河,就会成为我们的活靶子,根本难以靠近河岸。

陕西路的堡寨防线,经过几代人的经营,早已固若金汤。

从鄜州到同州,各寨之间烽火相连,一旦苏逆进攻其中一处,其他堡寨的援军便能迅速赶到。

西军将士常年与西夏交锋,无论是城防布置,还是作战策略,都十分成熟。

就拿之前西夏李元昊亲率大军攻打延州来说,咱们依托堡寨坚守,最终让西夏军队无功而返。

苏逆那点兵力,与李元昊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虽说苏逆收编了种朴的军队,但守城战和野战完全是两码事。

他的静塞军在野外或许能占些优势,可面对我军依托城墙丶堡垒的防守,根本无计可施。

只要我们紧闭城门,坚守不出,他们就算强攻,也只会损失惨重。

十万大军啊,他们所需粮草补给,对于陕北来说,是个难以承受的负担。

陕北土地贫瘠,产出有限,苏逆要维持这麽庞大的军队,本就艰难。

要是我们实行坚壁清野,切断他们的粮道,不出半月,他们就会因缺粮陷入混乱。

到了冬季,陕北的严寒更是他们的大敌,士兵们既要应对寒冷,又要面临粮草短缺,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

呵呵,而且苏逆被朝廷视为逆贼,名不正则言不顺。

关中士民深受朝廷恩泽,绝不会轻易支持苏逆。

一旦他进攻长安,不仅要面对朝廷的大军,还会遭到地方百姓的反抗。

到那时,他就算侥幸拿下长安,也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

李昌祚说完,扫视了一圈帐内的将领,微微一笑,「所以,依末将看,苏逆绝不敢贸然进攻长安!」

文彦博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愠怒,帐内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他缓缓上前,目光如利刃般直视李昌祚,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李总管,你身为大宋武将,食君之禄,却如此轻敌懈怠,置国家安危于何地?

你只看到陕北的山川险阻,却忽视了苏逆的野心与智谋。

当年韩信出陈仓,明修栈道丶暗度陈仓,一举平定三秦。

地形固然重要,但绝非决定胜负的唯一因素。

苏逆若想进攻长安,必然会精心谋划,出奇制胜。」

文彦博伸手用力拍了拍地图,「况且,若苏逆不进攻长安,他大可挥师东进,威胁河东,进而直逼汴京。

到那时,朝廷腹背受敌,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李昌祚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满不在乎的神情:「文经略,末将承认韩信的谋略,但如今非彼时。

苏逆不过是个跳梁小丑,怎能与兵仙韩信相提并论。

而且,河东防线固若金汤,苏逆若东进,同样会碰得头破血流。」

这时,一直沉默的刘挚站了出来,打圆场道:「潞公,李总管,二位所言都有道理。

但眼下当务之急,是做好万全准备,无论苏逆从何方向进攻,我们都能应对自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