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演戏又怎麽了?(1 / 2)
第160章 演戏又怎麽了?
本来林大官人对这些府县衙门内部的政务没有太大兴趣,毕竟他不是府县地方衙门里的官吏。??? ????????.c??м ??
但是长洲县县丞说,府衙把各县济农仓调度权力全拿走,并且禁止县衙开仓时,就引起了林大官人的关注。
济农仓制度主要施行于江南地区,毕竟江南地区粮食产量高,有建立济农仓的基础。
济农仓建设开端于宣德年间,然后一百多年间时存时废,嘉靖朝平息倭寇后又开始重新建设起来。
顾名思义,济农仓的主要功能就是囤米,来源就是加耗丶劝捐丶借粮等几种方式。
济农仓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是稳定粮价,在粮价昂贵时,以低价向市场出粜粮食。
原则上大灾之年全部出粜丶中灾之年出粜一半。
第二个就是社会救济,这又分为赈和借两种。
赈就是免费提供粮食,不需要归还,一般针对无赡养老人和遇到绝境的特困户。
借就是将粮食无息借给贫困户,但需要秋收后归还,主要针对青黄不接或者遭遇小灾时的一般贫困户。
第三个就是补贴公共开支,比如水利工程,这也是林大官人最关注的方面。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济农仓完全归于地方官府调度,不用上缴朝廷,属于地方「小金库」。
先前林大官人说过一句「我们苏州府很有钱」,指的就是这个。
据说在最巅峰时期,苏州府各县济农仓加起来存量能多达七十万石。
若非是江南这样粮食产量高丶馀粮也多的地方,一般地方还真玩不动济农仓这种制度。
林大官人念念不忘的水利工程,就是想等着十月农闲后,从县里济农仓搞点财政资金出来。
毕竟管粮县丞郭大人是自己人,有些事情就好办。
不过林大官人还没有把这个心思对别人说过,郭县丞也不知道林大官人对济农仓有想法,所以先前也没想到把济农仓权限变化通知林大官人。
如今府衙把各县济农仓调度权都拿走了,让林大官人一下子感到难度倍增!
运作县级财政资金和运作府级财政资金,困难度能是一个级别麽?更别说在府衙没有自己人。
想到这里,林泰来愤愤不平的说:「娘希匹!府衙如此行事,真是乱弹琴!
县衙才是基层亲民官,最需要济农仓这种灵活手段快速解决问题!
而府衙过度集权,人为增加环节,只会导致施政缓慢丶效率低下丶响应迟钝,让济农仓丧失该有作用!」
众人听到这些话,不禁诧异的看了眼林大官人。
他们倒不是因为林大官人当众非议府衙而吃惊,毕竟大明是个以言论畅通为政治正确的社会,有头有脸的名人骂几句官府并不算什麽。
他们只是惊讶,府衙收走各县济农仓调度权这事,怎麽你林泰来比知县还生气?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皇帝不急太监急。
「说得好!堪为一针见血!」在场唯一有资格为林大官人叫好的人,自然也只有新上任的长洲县袁知县了。
新知县第一次在县内亮相,想表达一下爱民,就被府衙堵了回去,心里正憋气。
于是其他众人的疑问得到了解答,只当林大官人非议府衙是为了故意巴结袁知县。
但又有新的疑问,你一个吴县的良民,巴结长洲的知县,是不是拜错了庙门?
新知县的入境仪式也就那麽回事,在饮马桥完事后,袁知县正要继续上轿走人。
但他却又发现,在饮马桥桥头的石壁上,除了张贴一些衙门公告外,还刻着三首律诗。
这又成功引起了袁知县的兴趣,毕竟袁知县是一个四百多年后能上中学课本的大文学家。
他上前仔细看过,原来是《那年十八感怀三首》系列。
「诚为佳作也!」袁知县大声称赞道,然后又对左右问道:「此乃何人所作。」
众人没说话,齐刷刷的看向林大官人。
林泰来也只能挺身而出,答道:「在下拙作。」
作为反覆古派的人物,袁知县文学之道讲究一个反对模拟古人丶解放天性丶抒写自我真性情,所以更注重诗词背后的故事。
便又问道:「这感怀三首是在什麽样情况下作出的?当时是什麽心境?又为何刻在这里?」
这可把林大官人难住了,那会儿就是觉得,自己不能只写小品诗了,应该发表一点「有深度」的重量级作品,所以就拿了这三首出来。
正当这时,忽然有个非常勇敢的衙役冲了上来,跪在袁知县面前,义愤填膺的说:
「大老爷有所不知,林泰来曾经闯入长洲县,穷凶极恶的殴打本县衙役,前后共打伤五十馀人!
当日从县衙一直打到饮马桥,然后林泰来得意忘形之际,就在桥头写了这三首诗!
不敢求大老爷为小的们做主,只愿让大老爷知晓这段往事!」
袁知县指着这衙役,对本县缙绅代表张凤翼笑道:
「早就听闻县里胥役最为刁滑,今日一见果不其然,竟然公然捏造这等可笑的话。?」*°?.?」*°? 69shux.com ?°*」?.?°*」?」
张凤翼无言以对,又不好揭林泰来的老底。
那跪在地上的衙役悲愤的叫道:「小人只是替所有被打的人代言,如有捏造,天打雷劈!
当日苏州城内至少数千人目睹此事,焉能作假!」
袁知县:「」
这种狂野程度,听起来简直不亚于边镇州县啊。
于是袁知县又对本地代表张凤翼问道:「苏州城有几个林泰来这样的人?」
张凤翼很无奈的答道:「苏州城只有一个林泰来。」
林泰来趁机解释说:「当日在下只是想去长洲县击鼓鸣冤,不料被衙役横加阻挠!
然后在下就无奈的打破成规,解放天性,抒发真性情了。」
只听得袁知县恍恍惚惚,自己主张的「抒发真性情」这些文学之道,还能应用在武学上?
这算什麽?以武入道?
回过神来后,感到大开眼界的袁宏道好奇问道:「你这是有多大的冤情?可曾昭雪?」
林大官人连忙道:「有劳县尊关怀,早已解决了!」
这时候投靠了公安派丶陪同上任的李季宣突然凑到袁知县身边,开口道:
「其实这三首诗的深意,林泰来本人也不好明说。
三个月前复古派文坛大会召开时,传言这些诗都是讽喻王弇州所作。尤其是以金粉东南十五州这首,最为明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