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2章 安稳妥当(2 / 2)

加入书签

「满将军,许昌宫小,不比洛阳北宫,朕也没有大批整修宫室的打算,许昌旧宫慢慢修缮就是。在洛阳北宫时,你与董公丶司空丶卫仆射四人在宫内当值,到了许昌,只余你与司空二人了。」

「这样好了。」曹睿拍了拍手:「满将军就在宫中,不要去枢密院,朕再将尚书台里的司空也唤过来,你二人在同一屋办公,离朕近些,这样可好?」

听闻皇帝此语,满宠虽然意外,可还是应声说道:「此事甚好,倒也不用分东阁丶西阁了,俱为一体。」

曹睿道:「总要有个名字的,唤作内阁好了。大魏政事和军事,你们二人一并协助着朕来。」

曹睿说得模糊,满宠也不会去细究这些。

方才所说,政事和军事都由满宠丶司马懿二人协助,那到底是如以往一般各自负责,还是二人一同商量?中枢里的事情和权责,说得越模糊一些,反而越好做事。

满宠拱手应下:「臣遵旨。」

曹睿笑了一声,转身朝内走去。身后数人也一并跟上。

卑衍第一次来到皇帝书房之中,不安和拘谨异常明显。被皇帝赐了坐位后,更是受宠若惊,连连称谢,小心扶着椅子扶手坐下。

「奉义将军,这个封号,卑将军还满意否?」

卑衍连忙起身,拱手应道:「陛下命臣为将军,天恩浩荡,臣五内俱感……」

「坐下,寻常奏对,不必站起。」曹睿挥了挥手:「此前朕在辽东,诸事众多,与你也聊的少了些。你祖上就是辽东之人,还是后面移居过去的?」

卑衍小心答道:「启禀陛下,臣曾祖父籍贯青州东莱郡,曾任辽东郡郡吏,而后便定居在襄平之处了。若算籍贯,臣应是青州人。」

「青州吗?」曹睿笑道:「朝中青州人不多,营州之人就更少了。卑卿此番入朝,倒是填补一些。」

「以前来过中原吗?」

卑衍道:「臣自幼时起,便再未离开过辽东,中原风物,也只能听别人谈论,并无机会亲眼得见。此番从襄平随大军一路进返中原,得见河北之广阔丶黄河之波涛,属实震撼。」

「辽东偏蔽之地,何如中原盛景?臣此前是一叶障目不见青天,如今侍奉圣君,方觉臣前半生在辽东故事,属实可笑。」

曹睿嗤笑一声:「说朕是圣君,朕也认下。不过你此前在辽东的经历,倒也不用撇得这麽彻底,大魏不忌讳这些。徐公明丶张文远,还有现在的征西将军张儁乂,他们的履历,卑卿都可以打听一下,与你仿佛。」

「既是青州东莱人,祖上居于东莱何处?」

卑衍应道:「东莱牟平。」

曹睿道:「牟平吗?朕倒是没有去过此处。不过无妨,卑卿,朕就封你为牟平县侯,食邑千户。」

卑衍当即从座位上起身,快步走到书房正中下拜:「臣本辽东边鄙之人,身无寸功,竟得陛下厚封如此,臣叩谢陛下天恩,愿为陛下效死!」

千户吗?

坐于一旁的侍中裴潜,心中默默衡量了一下。千户的封邑,一介降人,倒是比他的封邑还要多。

不过,这在大魏已是常态。曹氏从兖州一地起家,政权内部大大小小吸纳来的将领无数,若不对降将宽厚,断然是走不到今日的。

就拿昔日曹丕称帝时上尊号的劝进表来说,刘勋丶杨秋这些军阀降将,都是排在前列的,比曹真丶曹休这些人的位置还要更靠前。此前韩当之子韩综来投的时候,也被陛下封了三千户。

此前太和二年在陇右之时,陆逊被封为护羌将军丶吴侯丶封邑千户,今日卑衍所封与陆逊看起来规制相同,内里还是不同的。

卑衍的县侯和千户封邑,与其说是封给他自己的,更是用来安定这一万辽东精锐士卒之心的手段。而陆逊的敕封,更像是陛下的重用赏识。

曹睿轻声说道:「起来吧。卑卿初来朝中,往后的路该如何走,朕也不过多嘱咐,卿且勉励之。」

「是。」卑衍奉命起身。

曹睿又道:「有了奉义将军的将军号,再加上牟平县侯的爵位,卑卿在朝中也可以立足了。此番从辽东选拔,随满将军到许昌的一万军队,步骑各半,皆是五千之数。」

「你初来此处,若与牵镇西等人同领万军,恐同僚间心有不平。这样好了,朕为你做主,先领五千军队就是。五千辽东步卒,五千辽东骑卒,卑卿愿领哪一部?」

卑衍愣了一下,但对于皇帝夺了五千兵力之事,心中也早有准备,此刻被问,心中也不由自主的开始衡量起来。

五千骑卒与五千步卒,那还用说,当然是领骑卒更好。同等数量的骑兵和步兵相比,战力也好丶耗费和难度也罢,骑兵都远胜步兵,当然是要骑兵才对!(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