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1章 朕要见血(2 / 2)

加入书签

一般来说,若曹真和司马懿的意见统一的话,这件事从大处来看几乎就可以去做了。曹真考虑军事丶考虑稳定多一些,司马懿则考虑效率丶财力多一些。

如今这件事情,司马懿和曹真都认为不仅仅是需要军屯,也需要民屯,也需要得力的能臣来治理地方。若按照这样的原则来看,岂不是需要一个既能作战丶又能管理民政的能臣在此?

曹睿在心中想了片刻之后,已经有了两个初步的人选:王凌和贾逵。

至于进一步选择哪一人来做此事,曹睿还未想好。若能与二人当面奏对时交流,想必会更加稳妥一些。

曹睿看向曹真:「大将军,此番徵发的州郡兵现在都在何地?」

曹真想了想说道:「回陛下,此番共徵发了州郡兵三万。」

「豫州刺史贾逵的一万人此时都在皖城,作为大司马的后援。这是由于贾逵在众将中南下最早丶还提前派人增援皖城的缘故。」

「青州刺史王凌的八千人丶东莞太守胡质的两千人丶琅琊太守孙礼的五千人,共计一万五千人由王凌所督,此时正在挂车处。」

「而兖州刺史王昶的五千人,和刘若的五千人一同在无强口大营。」

曹睿点了点头。

贾逵和王凌二人是离的最近的。前将军满宠的军队也随在自己后面回了寿春,伤亡太多没有办法。

曹睿环视众人问道:「诸卿以为该用贾逵还是王凌?此二人与大司马最近。」

众人一时间都不说话。

曹睿面对这种情况也是轻车熟路,指着刘晔问道:「刘侍中,贾还是王?」

刘晔回道:「禀陛下,皖城此地在豫州之南,离青州甚远。臣以为该用贾逵。」

曹睿没有说话,接着指向辛毗:「辛侍中,卿呢?」

辛毗说道:「臣以为二人均可。如陛下之言,此地还是要由外军来守的,和州郡兵是哪个州的并无多大干系。」

下一个是黄权,黄权回复道:「臣以为均可。」

等到轮到陈矫的时候,陈矫说道:「贾逵治政优于王凌,臣以为应选贾逵。」

曹睿接着看向曹真和司马懿,二人纷纷表示均可。

且不说这些表示均可的人,单说赞同贾逵的刘晔和陈矫。

刘晔素来以看人精准出名,他所说的理由乃是贾逵更近。若迁移豫州民众丶或者将豫州屯田民到皖城这边,由豫州刺史做显然会更加方便。

而陈矫曾任尚书令,从政绩的角度肯定了贾逵。陈矫的意思很清楚,同样都能用兵,贾逵更擅长民政些。

曹睿此时已经大概有数了。看来面对这种敏感问题,还是人人回答丶人人过关的方法比较管用,起码不会推诿。

曹睿说道:「朕清楚诸卿各自的意思了,待朕思索两日后,再确定最后的人选。」

又说了几句话之后,众臣纷纷告退。几人从堂中走出去的同时,看到毌丘俭已在外面站了好一会了。毌丘俭年纪小丶官职又小,给这几位朝中大员行了一串的礼,方才进入堂中。

毌丘俭向皇帝行礼:「陛下有何吩咐要臣去做?」

曹睿坐在堂上看着毌丘俭:「仲恭,走近一些。朕有话要对卿说。」

毌丘俭也不迟疑,走到了皇帝的桌案之前。而曹睿也没多说什麽话,将卫烈带过来的书信转了半圈,推给毌丘俭来看。

毌丘俭看后大惊失色,还没等到毌丘俭说什麽的时候,曹睿就直接说道:「仲恭,既然卿看到此事了,朕就不把这封信给卿了。」

「拿着朕的符节,带着此战中缴获的吴军旗帜,到洛阳向朝廷丶向宫中,大张旗鼓的替朕报捷!」

毌丘俭领命过后,曹睿又小声的说了几句:「朕不是曾经和卿讨论过魏讽一案吗?武帝在汉中之时,邺城魏讽言辞惑众,被先帝诛杀。」

「当时朕还不理解先帝为何要诛杀魏讽,魏讽也没有这个本事造反。但朕现在想明白了,杀魏讽不为什麽,就是为了权威不能被冒犯这麽简单。」

曹睿盯着毌丘俭的眼睛:「告诉卫师傅,朕要他杀人丶要朝中见血!卫师傅如何去做,朕一概不论。」

「仲恭,听清楚了吗?」

毌丘俭面容坚毅的点了点头。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