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428【赤壁宣传片播出,父亲上位副厂长】(2 / 2)
其中说的最多的是诸葛丞相。
作为川蜀地区最有名的历史名人,诸葛亮在川蜀绝对是超级偶像。
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几乎对诸葛亮都有一种莫名的好感与崇拜。
青霞的父亲跟大哥,自然也是看过三国演义的,双方家长开始聊起了三国。
此时李建走过来,好奇的问道:「艺书,你这是预告片?」
峨眉电影制片厂这几年,随着自负盈亏的开启,也弄过预告片,只不过合作的对象,只限川渝两地的电视台。
「我定义为宣传片。」
李艺书笑道:「预告片太长了,而且三国的故事几乎耳熟能详,没有必要进行预热,所以只需要剪辑出电影中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内的片段即可。」
「宣传片?」
李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你说的这个宣传片好啊,就连我看了,都想去电影院一睹为快了。你那个万箭齐发的镜头是怎麽拍的?用了国外的那种电影特效?」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有些是特效,有些是实景拍摄的。」
李艺书说道:「剧组总共制作了一万把弓箭,你看到的万箭齐发那场戏,其实是在陆地上拍摄的,分成了三组来射箭,前方架起了十几个机位从不同角度来拍摄。」
好莱坞的电影特效,如今可是非常贵的,一帧的镜头,最少得几万美元起步。
他记得拍《第六感》的时候,有几个不到十几秒的特效镜头,就花了一百多万美元。
如果只有这麽一个镜头,李艺书也就想办法联系好莱坞那边的特效公司了,但这是战争电影,战争戏份几乎占到了3分之一,特别是大规模两军交战的戏份。
总不能每次射箭,都要找特效公司制作,或者一个镜头反覆用吧?
那也不合适啊。
后面还有草船借箭的镜头,怎麽让万箭射向那一艘孤零零的木船?
所以在筹备阶段,李艺书就让人制作了上万把弓箭,进行实景拍摄,来弥补跟好莱坞电影特效的差距。
好在现在国内人工比特效便宜,上万把弓箭,又不需要制作的多好,能开弓射箭就行,制作成本也才二十几块。
这还是李艺书要求提高了质量的情况下。
不然批量生产之下,成本能拉到五块以内,这年头木头又不值钱。
李艺书跟父亲聊了几句,见他欲言又止的模样,便问道:「爸,你是不是有什麽事跟我说?」
「这个……倒是有件事想跟你说一声。」李建迟疑道:「今年的任免文件已经下来了,开年后,厂里面就会公布,我成为副厂长。」
「这是好事啊!」
李艺书眼前一亮,他之前为了让父亲从导演转岗到管理层,在苔湾的时候,可是特意帮忙站了一次台。
还帮着峨眉厂跟苔湾的影视公司牵线搭桥。
这要是还拖着,那就太不够意思了。
李建道:「好事是好事,只是去年峨眉厂投资拍摄的几部电影都亏本了,只有跟香江嘉禾电影公司合作的那部电影,稍微是赚了一点。」
李艺书眉毛一挑:「你说的是《中俄列车大劫案》?」
「不错,这部电影在香江首映票房157万,总票房1500多万,算上苔湾还有咱们内地的票房,是赚了一点的。」
李建点点头:「可其他的电影都亏了,我这次被调任到副厂长,主管的是制片部门。」
「这麽说,陈叔如今在您老手底下做事了?」
李艺书来了兴趣,当初要不是陈主任帮忙给安排了厂标,不仅免费送了不少胶片,还不要钱的借出去厂里面的设备,他还未必能花几万块就拍出一部电影。
「他也上副厂了,不过是主管人事。」李建摇了摇头:「今年厂里面的领导大换血,上去的上去,退休的退休,我跟你陈叔现在也算是厂里面的中坚力量。」
闻言,李艺书微微点头,上一世陈叔是98年上的副厂长。
这一世估计是挖掘出了自己,加上之前给峨眉厂参与了几部电影合拍,让陈叔的政绩达标了,这才提前两年提拔上去。
「爸,那你找我,该不会是又想合拍电影吧?」
「呵呵,是有这麽个想法。」
虽然父亲求儿子,有那麽点难以启齿,但这几年李建也看开了,儿子本事再大,那也是他生的崽。
李艺书问道:「峨眉厂现在的经营状况怎麽样?」
李建摇头:「还能怎麽样,凑合呗,这一年多来,跟港台的电影公司合作了不少合拍片,有亏有赚,总体来说勉强能对付过去。」
那就先凑合呗。
李艺书很想这麽回一句,毕竟现在港台市场萎靡,内地总体票房撑死在了10亿人民币的范畴,只适合两三百万左右的小成本投资。
但想了想,他还是把情况给父亲分析了一遍。
毕竟过去父亲李建只是一名导演,哪怕关注电影行业,可对院线对大环境的视角,终归还是欠缺不少。
「现在港台那边真这麽糟糕?」李建有点不敢相信。
「倒没那麽糟糕,但票房整体下滑是趋势了。」
李艺书想了想,说道:「94年《红番区》在香江票房6000多万港币,是当年的冠军,去年程龙拍摄的《霹雳火》,香江票房才3600万,这都能拿票房冠军,如果不算冠军,那第二名的票房数据也相差了足足一千万港币。」
94年是周兴驰的《国产凌凌漆》票房4000多万港币,去年95年同样是周兴驰的《大话西游》,上下两部加在一起,总票房4600万。
看上去是很多,但投资成本不同,而且后者还是两部。
说到这,李艺书摇头道:「照这个趋势下去,今明两年,香江电影总票房还会下跌,我估计1999年的时候,香江票房冠军搞不好连千万都破不了了。」
香江电影是最吃明星的,双周一成一李,可以说是八九十年代票房保障。
但随着苔湾地区的片商开始大力引进好莱坞电影,加之香江演员的片酬上涨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制片成本高昂的情况下,想要回本乃至盈利,已经变得非常困难了。
大牌演员动不动七八百万乃至千万的片酬,已经没有电影公司支付的起了,这也是为什麽那些头部演员,纷纷前往好莱坞拍戏。
李建紧张道:「照你这麽说,以后电影市场会更糟糕,那你这部《赤壁》怎麽办?」
「我,您就不用担心了,回本的压力不大。」李艺书笑了笑:「我这部电影又不光在国内上映,还有日韩丶东南亚跟欧美市场,足够回本了。」
「那倒是。」李建想起儿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倒也松了口气,可转头想起峨眉厂,又开始头疼。
按照李艺书所说,未来几年,国内包括港台地区的华语片市场萎靡,那他这个副厂长当的又要艰难了。
李艺书瞧见父亲这个样子,就知道是为了自己开年后上任副厂长而发愁。
新官上任三把火,李建从导演提拔副厂长,本身算是破格提拔,要是没有点政绩,肯定是说不过去的。
他道:「爸,你也不用太担心,回头我跟香江那边公司说一声,想办法给你弄点合拍片的资源来。」
闻言,李建有点不好意思,但想了想,自己儿子,就没必要那麽客气。(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