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48章 降维打击(2 / 2)

加入书签

..

渝城军区联合指挥中心是在渝南大学原有体育中心的基础之上改造而来,分为地上(比赛区)、地下(底下停车场)、以及配套设施三个区域。

当陆冲带着军团长于正国和副军团长赵刚两人走进联合指挥中心内部时,饶是以军团长于正国的见识,都还是被震撼到。

只见在这占地两千平方米的空间内,地面铺满了藏青色的防静电地胶,入目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呈扇形向中央延展的七层阶梯式指挥席。

而后吸引军团长于正国注意的,就是大厅北侧墙体上由三十六块无缝拼接屏组成的主显,此刻上面正跳动着空中和交通要道的监控、以及各部队的实时定位信息。

此时此刻,淡金色的晨光恰好从加装了电磁屏蔽网的顶部采光窗均匀洒落,与led冷光源在防眩光玻璃台面上交织成朦胧的网状光斑。

美轮美奂!

这副如同科幻电影般的场景,让于正国下意识产生了一种与末世割裂的感觉。

一墙之隔,是末世与未来?

随后,当陆冲带着两人在联合指挥中心当中参观起来,于正国内心的这股割裂感还在不断加深。

中央指挥区,八台弧形操作台组成同心圆结构,每台终端都嵌着双屏战术显控系统。

东侧通信区整齐排列着四十八组加密信道机柜,光纤跳线在机架间编织出密集的蓝色蛛网。

西侧情报处理区的拼接屏矩阵前,六位戴着降噪耳机的文职人员正在比对多源情报数据。

.......

随着参观进行,整个联合指挥中心内所展现的一切,让军团长于正国目不暇接。

到了这个时候,军团长于正国才突然理解了杨威,这个一直被自己在内心打上“中吹”符号的副军团长,为何从中州战区观摩完回来后,就突然变成了中州战区的形状!

原因无他,只因为他和自己一样,在这里看到了军事科技发展的未来,看到了降维打击!

自己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摩托化、机械化,在眼前的信息化面前,所谓的先进只流于具体的武器装备层面,其根本的战术战法与指挥体系,其实跟几十年前的二战并无区别。

举个简单的例子,信息化以前的军队作战,大多比拼的是具体装备参数、以及战术战略,是装备与装备、人与人之间的数值对抗。

而信息化以后的军队,则是以体系取胜,一套强大的信息化体系,完全能够弥补装备性能、指挥官能力等各方面的不足!

“陆....”

“报告司令,战区机关急电!”

正当参观完后的军团长于正国打算说点什么的时候,一名少校参谋的汇报声恰好在身旁响起。

“念!”

听到是战区机关的消息,陆冲三人不敢怠慢。

“报告司令,根据战区机关消息,由12架歼16多用途重型战斗机和6架轰20隐身轰炸机组成的1号轰炸机群,已于十分钟前由龙堡空军基地起飞,预计还有一个小时左右抵达渝城上方空域!”

“空军基地?轰炸机群???!!”

听到这个消息,陆冲和赵刚两人还未说话,第77军团长于正国却是已经惊呼出声!

这中州战区真成战区了??竟然还有空军部队???!!

ps:关于信息化部队打非信息化部队的优势,可以参考最近歼10ce0:6击落阵风战斗机的新闻,中肯的说在飞机性能上,阵风无疑是要强于、甚至是远强于歼10ce的,阵风惨败主要是惨败在体系上。

据巴披露,印巴空战大体流程可分为:地面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雷达锁定目标并共享,歼十ce依靠共享目标,不开雷达静默靠近,在悄悄进入pl15射程后,直接发射pl15空空导弹,然后静默撤离,全程静默;而飞出去的导弹呢,则由距离更远的空警200引导追踪目标。

按照以上流程,也就是说,阵风机载雷达全程看都没看到过歼10ce,然后就被击落了...

以上就是信息化降维打击的具体实战案例,而且还只是大残版的信息化。

最后聊下这几天更新的问题噢,卡文卡得有点严重,因为从内政版要转换到末世战争形态,作者的脑子也得缓冲一下...过两天应该就好了,这两天写得很艰难,但也是一天比一天感觉轻松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