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2(2 / 2)

加入书签

扁食摊的?摊主笑道:“哎呦,看那一个个所谓读书种子、童生秀才,伸长?了脖子,挤到一处看热闹的?样子,跟我们这些粗人也没什么区别。”

书商走出店门来,朝那边望着,念叨:“不知道这次出什么诗集文?集呢?我家的?书肆要抢先印一本……”

坐着吃扁食的?老者须眉皆白,头也?不抬:“他们的?盛会,干我们何?事??店家,你?的?扁食贵了三文?,料子又差了三分。”

摊主说:“得?了,徐翁。涨的?着实不是我的?扁食,而是如今城里所有粮食的?价格。米面、肉、菜……什么不涨?我只涨三文?,已是亏本赚吆喝了。”

街角边几个乞丐悄悄挪到酒肆门口,还有一个年纪更小的?,在扁食摊前坐着。看起来也?就六、七岁的?模样,皮包骨头,脸颊凹陷,几乎站不起来。哀求:“行行好,行行好,一口扁食……”

一边还捡地上?的?杏花,沾着泥就往嘴巴里塞。

好几个扁食摊的?客人都被纠缠得?皱眉头,付了钱就走了。

摊主的?儿子放下烧火棍,怒气汹汹地驱赶这些乞丐。

酒肆的?店主也?和小二一起出来赶门口的?流浪汉。

老者岿然不动,喝完最后一口扁食汤,才放下碗,摇头道:“这些跑进西州的?流民男女、乞丐的?口音,以前都是中部、北方的?口音,现在都是隔壁省的?,或是其他府的?,还有些西州乡下的?口音,唉!”

他背着手,弓着腰,踱步而走:“连江南,也?不太?平喽。”

一个面黄肌瘦的?女仆怯生生地扒着门,叫书商:“老爷,夫人说该吃饭了,叫您屋去。”她搓着手,口音俚俗,与西州府城大不相同。

书商挥挥手:“知道了,等会就回去。”却与酒肆的?店主闲聊:“我倒觉得?,也?没什么不好。饿死了乡下人,也?不差我们的?饭。反正王爷老爷们都在城里。我们府城里日子总是能?过的?,无非是苦一些。但?你?看,我买这个女婢,过去要三两银。如今,二十?多个铜子就能?到手。劈柴烧灶,洗衣洒扫,省了多少?事?。我夫人很高兴。”

小二也?是本地人,摸着后脑勺嘿嘿笑:“连花楼里新来的?女郎、窑姐儿,都便?宜了不少?呢!”

酒肆老板骂他:“这些乡下和外地来的?女人,一路逃荒过来,只要有口吃的?就张腿,比原本团头拐的?乞丐女人,恐怕烂的?还快!你?如果染上?什么病,就别在我这干了!亲戚情分也?不顶用!”

说着,叹了口气:“人是便?宜了,我这招了几个城外流来的?苦力,几乎不费钱,就给几口栗饭,任打任抽,比大畜生好使。但?生意也?是差了不少?。毕竟米面粮油酱醋,哪样价格不翻?”

扁食摊主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叫儿子:“轻点轻点,别在我摊子上?打死了人,晦气!赶走就行。”

眼角一瞥,他神色一沉,嘀嘀咕咕了几句,还是表面热情地招呼:“赖三郎,今日不来吃碗扁食?”

赖三原在街上?闲逛,耷拉着鞋,梳着油头。听见招呼,丝毫不客气,勒勒裤腰带,往长?板凳上?一坐,嬉笑:“当然少?不了一晚热腾腾、洒着葱油葱花、香喷喷的?鲜味扁食!”

当然,没有付钱的?动作。

笑着说:“老许,今早瞅见你?又走了一大段路,往西家猪肉摊买肉了?”

摊主“老许”低下头:“那家的?肉便?宜。”

赖三说:“看在你?每天请我吃扁食的?份上?,告诉你?,还是回东家去买,别去那家了。他家的?肉以前是便?宜又新鲜,但?现在……嘿嘿,据说西州下属的?清泉县,那里的?好几个村子,有传闻说闹病……谁知道是畜生的?病,还是人染的?瘟病?西家的?猪肉摊,老从清泉县运猪买猪,他家的?人忒容易染上?。”

一言既出,四邻色变,摊主儿子、酒肆老板、书商、小二,都围了过来。

酒肆老板忍不住问:“赖三,你?说的?保真不?瘟病可不是玩笑话!”

赖三耸耸肩:“谁知道!但?我邻居的?三大爷的?小儿子在衙门里当差,说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