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8(1 / 2)
公府那些年也没有那么多钱财去养这么多将士。
所以说,严家军能坚持到今日,这里头有严翎和他带领的严家商队下的每一个人的一份努力和功劳在这里的。
严翎长到这么大以来还是头一次被人夸他比弟弟厉害,而且夸他的这个人还是当今圣上,这么多年来他内心的自卑瞬间得到了治愈,“谢陛下夸奖。”
“不必谢朕,该谢你自己。”韩凛笑道。
严翎看着在笑的天子,有一种眼前这个人还是从前在燕北那个康王爷一样的感觉,“说到这个事情,草民还要感谢陛下您和傅山长在燕北办的书院。若不然严坤他们那群小子最多就是学学枪法,上了战场就是个横冲直撞的莽将,不会说像后来进了书院还开始了认真读书,还去研读兵法和兵书了。”
北地向来重武轻文,他们这些世家子弟少有认真读书的,长辈们教给他们的观念也是习好武就行了,不必去读书。但是自从他们陛下在燕北办了书院,还开办了武学院之后,就彻底的刷新了他们年轻一代人的观念和想法,进了武学院的学生除了习武之外,读书和研读兵法都是必不可少的,甚至还学习兵器设计和兵器制作。
现在武学院下面还有一座专门用来生产兵器的兵器坊,只不过常人不能靠近和进去兵器坊里头。
严翎之所以知道那处兵器坊,还是因为他弟弟严坤是武学院的学生,参与过兵器的设计和制作,回来跟他提过这么一嘴,他才知道原来武学院下面还有这么一个地方了。
因为弟弟在武学院读书,后来严翎还特意的去了解过燕大书院各院的教学,特别是武学院里的学生们都在学一些什么东西,他是十分赞同武学院的这种教学方式的。打仗除了比拼敌我双方的人马和数量之外,战术和兵器在一场战场中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只是从前他们忽略了后面两者,现在才发现后面两者的作用是这么之大。
到后来再去看他们燕大书院,严翎才明白当初他们陛下和皇后殿下为什么花那么多心思和时间去建一所书院了。这些年他们北地能发展这么好,变化这么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燕大书院给他们北地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随着他们陛下回了京城当官,他们北地的学生也开始来到了京城,得到了天子的重用。像是这一次他弟弟一行人留在京城当差,虽说是什么考察期,三个月后这些人说不定会被派往大召各地。日后随着他们北地的人才往外输送,他们再也不是被拘在一方,而是可以在大召各地落脚和生根发芽了。
新天子上来之后还告诉了他们一个很好的信息,就是新天子并不打算像前面几代皇帝那样打压他们,而是给他们机会,任他们发展。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严翎常年在外行商,比别人多了一点不同的感触,就是他们的势力只在北地,一旦出了北地,他们在其他地方没什么人和势力,他们到了外地行商都处处受限。若是那地有他们的人,那肯定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了。因此知道新天子打算把他们北地的子弟派往各地当官,他自然也是乐见其成的。
“我们当初建这所武学院的时候,就是希望能为北地输送大量擅长计谋和打仗的将领。打仗不单单是靠武力,还是需要脑子的。这次见到严坤他们这么多优秀的学生能出来,朕的心里也很是高兴。”他们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见到成果了,韩凛的这颗心也是十分的欣慰。
两人后面还在这些事情上聊了一会,就聊到了今年燕北举办商会的事。
往年他们还在燕北的时候,每年七八月份都会在蓟县举办一场商业大会。只是今年到了京城这边来,韩凛也没有关注过这个事情,今日见到严翎,他才问起这个事情。
“今年的商业大会还是有照常举办的,只是没有陛下您和殿下在那边,大会没有往年那么热闹。”严翎没说的是,今年去参会的商人也没有往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