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74(2 / 2)

加入书签

纪元,官田小吏,田老农等人,天天守在田地里。

田老农都抽起本地的土旱烟了,可见其焦虑。

纪元反而成为安慰大家的那个人:“没事,这次不行,还有下次。”

“良种培育,怎么也要好几年的时间,是我之前太心急了。”

田老农他们却使劲摇头。

跟纪大人相处这样久,难道还不明白其中道理?

要说粮食增产,对纪大人来说,区别不是很大,他肯定不缺米粮吃。

而这事要是办成了,那是不亚于橡胶的好处。

本地百姓一年多收一季的稻子,产量还不低。

那样的宁安州会是什么模样?

是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的场景。

再说了,衙门天天砸钱在这里面,如果弄不出什么东西,他们真的很愧疚。

被请来的新宁人,基本也是同样的想法。

他们之前虽然是河辉国的边民,但如今,已经完全融入天齐国宁安州。

原来在这里,他们可以过的很好,当地的官员还会帮他们培育良种。

所以他们把能说的都说了。

就连景国来的新宁人都在献策。

结合各方的智慧,总会弄出个成果吧

五月初九,占城稻二号一代均产出来。

一百亩的土地,换了新的授粉方法,均产二百三。

二百三,比之前的多了二十斤。

好像好一点的。

但按照他们的实验标准,让百姓们种,应该会在二百斤左右。

这样的均产,还是不达标。

纪元却道:“就算是这样,等到明年也能发下去一批占城稻。”

“十二月到三月是一季。”

“四月到九月是第二季。”

“若有百姓需要,可以一年种两季。”

等于一亩地多二百多斤的收获。

当然了,付出的辛苦也要翻倍。

只看大家愿不愿意,这点不强迫。

这也行?

多点粮食,总比少点强。

备选方案定下。

可纪元还是翻来覆去睡不着。

好在一号的二代也快收获。

以及三号的一代同样要出现。

再加上普通稻子也到了授粉的时间,各种稻种可以互相杂交。

这种原始又粗暴的手段,在后世看来,肯定粗糙无比。

但总要有个过程。

只要有用,哪怕一点点作用,都是一种成功。

路过的百姓每次听到这里讨论什么一号二号三号甚至到十号,什么一代乃至到三代。

这些代号听的人头晕眼花。

可这些官吏老农们,却能清楚说出其中稻种的不同,以及还需要怎么改进。

他们对田地的热情,也影响了宁安州很多人。

当地人都知道,他们知州大人带着一群人,正在田地里研究新稻种。

如果研究出来,说不定会更高产。

还有人甚至已经预定了,他们今年十二月就再种一季稻子!

累是累的。

可能多一点粮食啊。

百姓们预定新稻种,让大家研究的更为热情。

一直到六月份,一个意外的人忽然出现。

许久未见的程教谕。

或者说,许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