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7(1 / 2)
的技术,在本地迅速崭露头角的。
当年要不是她认识青储料,他们的生意都没那么容易打开。
而青储料,只是养殖行业里小小的一环罢了。
与其从头开始,不如寻求其他地方的帮助。
想宁安州的产业支柱已经够了,不仅够,还很牢固。
像养牛这种需要积累的行当,不如请其他养殖场过来。
对双方来说,皆是合作共赢。
纪元把自己的想法一说,众人瞳孔地震。
这也行吗?
他们还以为宁安州这边要从头做起啊。
纪元道:“天齐国那么多养牛的,牛贩子也好,养牛场也好,肯定会愿意过来的。”
“咱们这里,可以说潜力无穷。”
如果在一年之前,肯定是没人愿意来的。
都知道宁安州穷啊,而且宁安州那么远,跟滇州府其他地方接触的也少。
可现在还用说?
眼看宁安州就要发迹了。
再者,当地的牛羊那样少,一看就是“空白市场”。
可以说只要把合适的牛带过来,便能发一笔大财。
把养殖场开在这边,虽然有风险。
可问题应该不大?
当地的知州,可是纪元啊。
再者,宁安州的风土人情十分不错,当地人和善,手头慢慢也有钱。
这种情况下,宁安州邀请养殖场过来入驻的消息,就传得飞快。
滇州府不少养殖大户都有些动心。
那宁安州地方不错,人也不错,手头也有钱。
就是缺牛。
要是能过去开个养殖作坊,似乎真不错啊。
在纪元看来,养殖场是要开的,但不一定是本地人开。
还是先把比较成熟的养殖场请过来。
久而久之,本地人也能耳濡目染,学会一些这样的技术。
毕竟外面养殖场过来,也会在本地招人手。
纪元这个办法,确实吸引不少滇州府其他养殖大户过来。
这些养殖大户们,原本还怕人生地不熟,不好在这做事。
谁知道宁安州的衙门,竟然提前选了几块合适的地。
不仅如此,甚至安排了一个很懂养殖的官吏全程跟着。
那叫安大海的小吏,对牲畜病症也太了解了吧?
有些养殖户,甚至想请他帮忙给牛羊看病。
这一来二去,宁安州靠谱的印象,就印刻在众人脑子里了。
安大海一边帮忙招待外来的养殖户们,心里一边震惊。
满脑子都是问号。
这也行?
这也行?
还真的吸引其他人过来养牛吗?
那些养殖户们,哪家不是养了十几年的牛羊。
有他们在,还有他们那边的种牛在,小黄不用那么辛苦了!
不仅如此,本地的养殖行业能前进一大截。
说不定明年,本地的耕牛就能增加几百头。
安大海跟刘同知在办此事的时候,心里莫名升起一个念头。
纪元,纪知州在找合适养殖场地的时候,难道就已经想好要招其他养殖场的人过来?
否则不能解释,为什么一切都那样顺利?
刘同知甚至道:“其实,橡胶产业要是没发展起来,也不会有人愿意来宁安州办养殖场。”
穷啊。
谁会愿意?
等会?
难道说,他们知州早早就想好了。
一边带着大家劳作,一边带着副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