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42(1 / 2)

加入书签

文书找了出来。

黑暗里,纪元超强的记忆力在此刻发挥了作用。

事情的大概经过,他已经知道了。

林大人们查得也没错。

当年捞钱王逃走之后,因为没有其他证据佐证他知道隔壁连绍县做的事。

再加上那边连绍县的县令已经是死刑。

在文书上,说这位是被蒙蔽,送河工过去,也是履行职责。

要怪,只能怪连绍县的县令欺上瞒下,还坑骗同僚。

如果说这还不够,那连绍县的县令自己也“承认”。

是他把正荣县的人骗过去,也是他同正荣县当时的县令王长东说:“只是些普通差事,不会累着的,夏日还有瓜果茶饮,薪酬也给得合理。”

这样的说辞,“蒙骗”了正荣县县令王长东。

双方口供一致。

若不是当时的正荣县县令王长东临时跑了,估计处罚只会更轻。

当然了。

后来的也不重。

单看这些卷宗跟文书,只会觉得此事已经了了。

原来那位捞钱王也是“受害者”。

他只是“无辜”的被牵连了。

故而后续的升职,合情合理。

纪元躺在床上,回忆方才看的卷宗,长长叹口气。

如今终于知道对方怎么逃脱的罪责。

也知道了对方的姓名,籍贯。

王长东,顺天府人士,秀才。

搜索范围缩小,已经有了重大进展。

剩下的,大概就要从京城的王氏家族查起。

美中不足的是。

他还不知道这位捞钱王,先去了两广,又去了湖广,最后又是在哪。

算着时间,他期间应该有两次调动。

人海茫茫,果真是大海捞针。

十月初五,纪元去吏部的时候,还下意识看着他们的库房。

可惜这地方是绝对进不去的。

纪元这会过来,就是替属下们来取外派的草拟文书。

因为还不是正式的文书,还是他亲自过来比较好。

吏部的人见了纪元,还笑:“你也是我们尚书的学生,怎么还亲自跑一趟。”

吏部尚书的学生?

纪元惊讶。

怎么这样说啊。

对方拍着肩膀:“首辅大人给皇长孙讲课,你不是也在听?”

这个倒也是。

但他没那么脸大,说自己是首辅大人的学生啊。

这倒真跟纪元没有关系。

还是李首辅私下讲,纪元这学生着实不错,说什么会什么,点什么通什么。

虽然重点是在讲他聪明。

说着说着,却颇有些觉得这是自己学生之感。

大家虽然调侃,却也看得出李首辅对纪元的欣赏之意。

能让李首辅指点,这是何等的幸运。

纪元拿着草拟的外派文书离开,还是摸不着头脑。

如果那么说,听首辅讲课的,不只是他啊!

纪元前脚踏进史官院,后脚就被众人围上来。

史官院都是自己人,自然是不用客气的。

别说庶吉士们了,就算是左右编修也忍不住高兴。

隐约知道自己要去哪,跟肯定要去哪,还是有区别的。

要说把草拟名单拿出来,有违规矩吗?

倒也不是,每年名单都会透漏几分,省得出现吏部任命了,官员不去上任的尴尬情况。

大家都是同僚,能被派官的基本是进士,谁都不想闹得太难看。

给那些举人派教职,他们却不去,吏部都是睁一眼闭一眼,何况这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