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4(1 / 2)
里。当时想的是这样在火车上就能安心睡觉了,等到站后,再找借口,把资料放回去。
没想到误打误撞遇到了特务。
两位乘警松了口气,老乘警表扬道:“孟同志的警惕性真强!”
年轻乘警则忍不住叫好:“这两个特务辛辛苦苦一场,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真是太解气了!难怪那个叫张黎的特务抢到箱子又回来了。”
老乘警经验更丰富,他道:“别小瞧特务,这个张黎显然一开始就打算回来。没听孟同志他们说吗?他追上去的时候,喊的就是‘我的箱子’!”
假如孟同志他们没有发现,这个特务窃取完资料,再带着箱子回来,找机会把箱子换回去,神不知鬼不觉,根本就不会被人发现。之后他还能继续跟孟同志他们拉近关系。
他这是一石二鸟,资料要,人,也想要!
当然,他之所以回来得这么快,有很大的可能是因为在箱子里没有找到想要的资料,打算回来再找时机下手。
而孟同志他们后来的动作尽管已经很小心了,但这种特务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估计还是让他察觉到了不对,当即选择放弃任务,保全自己。
从这个行为来看,这人经验丰富,绝对不是一条小鱼。
老乘警在记录本上做了个标记,他还对一点比较好奇:“孟同志是怎么判断出他是R国特务的?”
孟秋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顺口说的,当时他差点就跑了,我一着急就……”完全是下意识反应。
老乘警笑道:“孟同志反应真快。”
还有什么比R国特务更招人恨的?那种情况下,“R国特务”四个字就能最快动员群众。
他又问了问那个抢箱子的“小偷”的外貌、衣着特征,详细记录下来。
笔录做完,老乘警建议道:“三位同志不如就在餐车休息吧?”
他们带的资料太过重要,不知道车上还有没有特务的其他同伙,以防万一,还是在他们的保护下比较好。
时教授点头答应了,他们的所有行李,也早在乘警带他们过来时,一起带过来了。这么近距离地接触特务,再回去,时教授也有点不放心。
三人就转移到了餐车,而乘警同志则去找列车长,说明事情。
“下一站是安兴,还有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在这之前,必须将人抓捕!这些特务跟老鼠一样,有点风吹草动就跑了。之前的抓特务事件闹得大,他说不定已经听到了风声。在安兴不把人抓住,他很有可能就跑了!”
列车长道:“时间这么紧,车上人这么多,跟大海捞针差不多,只凭咱们,不一定能抓到。”
列车长想了想,说:“这样吧,发动群众的力量!”
“下面播放一则紧急通知,车上发现一名特务,正在逃窜,下面是这名特务的特征……请看到可疑人员的同志,及时告知车上工作人员。为了防止错认,请各位同志不要轻易动手!”
“下面播放一则紧急通知……”
“下面播放一则紧急通知……”
车上的广播响起,一连播放了三遍,火车上一下子就躁动起来。
特务?
竟然有特务在火车上,这还等什么?必须把人找出来!
乘客们瞪大眼睛,纷纷打量起身边的人,和广播里说的特征一一对应。
某节车厢,一个仰头靠在靠背上,脸上盖着一个帽子的人听到车厢里的议论声,动了动身体。他将领口竖起来,挡住下半张脸,又将帽子戴在头上,低下头,缩着脖子,慢慢起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