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9 章 机会/献方/突见(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十九章

很快林烨等的机会就来了。

黄河某地河岸决堤,百姓受灾,损失惨重,国库却没有银子救灾,为此皇上大发雷霆,有几个倒霉蛋在这枪口上撞上来的,都被皇上重罚了,朝中众臣战战兢兢。

对此皇上让几个皇子们想办法,看谁能想出好主意,解决朝廷当下的难题。

六皇子下朝后,也在他的府邸里发脾气,国库的银子去哪了?

被借出去了!

要么借给王爷宗亲,要么借给朝廷百官,父皇对此管的宽松,他们说家中困难,要借,他便借了,也不判断他们话的真假,对这一点六皇子很是不满。

有些人奢靡到把珍珠当做石子滚着玩,这叫做没钱?

现在这些蛀虫都把朝廷的国库给借空了!

朝廷想要办点什么事儿拿不出银子,他们家中却不受影响,依旧奢靡,日日笙歌,这场面何其讽刺?

所以六皇子想出来的解决办法很直接,就是催大家还银子,他们若是还钱,不用全还,只挑几个大的,就能有逾百万两,能解了这灾,若是全还,国库便能充盈,但他上的折子皇上压下来了,显然是不满意。

其他人的答复也不能让皇上满意,不过灾情不能拖延,皇上先从自己的内库拨了银子救灾,然后问策,如何丰盈国库。

这是只给三位皇子和义忠郡王的难题。

六皇子当然不能对自己的父皇口出怨言,所以六皇子就只能骂借银子的那些人:“……这些蛀虫不知为国尽忠,只善口舌之利,真要他们出力就装聋作哑,死不足惜!”

这次河岸决堤提出还银子的,只有他一人。

到如今问如何丰盈国库,大家各显神通,也没有一人提出让大家还银。

其他人不是没有想出别的办法,都是小打小闹。

林烨在这个时候提出他有办法,成功引得六皇子侧目:“你有何计?”

林烨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对琉璃杯和一架琉璃屏风。

俱都十分精美夺目,市面罕见。

在得知这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方法制作而成,六皇子明白了,为什么他会大言不惭的说他能解决这个问题。

他确实能解决这个问题。

尤其是这一架屏风,在父皇大寿的时候献上去都能小出风头!

要是专门针对京中宗室勋贵富商需求制出琉璃珍品,一年最少也能挣几十万两!

想到这一点,六皇子内心火热:“这真是你一人钻研来的法子?”他有些怀疑这是林家秘方。

得到林烨的一再保证才信了,现在他把这制作方法献出,六皇子问他有何求。

林烨什么都不要。

但这样六皇子坚决不答应,推拒一番,最后达成协议,林烨在十年内得一成的净利,十年之后,六皇子不再给他分红。

这就相当于技术入股了。

当然,林

烨还可以自家继续制作使用,只要不大肆售卖就没问题。

这对于林烨来说是意外之喜了。

他送出去后就没想着还能有分红,已经想好接下来靠白糖赚钱了,没想到还能从琉璃上大赚一笔。

皇上肯定无法再撑十年,他还在位的时候,六皇子会专门针对有钱有势的人家卖琉璃珍品,等他上位,琉璃或许就会变成日常,但凡是富裕些的人家就能安装玻璃窗、玻璃门,不要小看这些,人数上来了之后,赚的不会比原来少,而且这还可以改善民生。

现在可以继续让工匠提高工艺,日后还可以用来制作暖棚,到时候冬天的蔬菜就不用只局限在温泉周围了。

听着这些建议,六皇子看林烨的目光更和蔼了。

越看越喜欢。

还想过嫁女。

可惜他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早已出嫁,小女儿还在牙牙学语,都不匹配。

林烨这样时常往六皇子府上跑,有那敏锐的已经发现了,但发现的人不包括荣国府,他们一切如常,林烨猜测王子腾应该是知道的,但他什么也没有跟荣国府说,他回荣国府,居然没有一人提到六皇子。

他:“……”

由此可见贾府衰落的有多厉害。

也难怪经历了荣国府最盛时期的史氏面对嫡长孙女这样不明不白的在宫中却一直没有做些什么了。

家中男儿不争气,那就只能让女儿出力了。

皇上自然也知道了,他听着下面人的汇报,眯了眯眼睛,专门挑了一日空闲的时候突然出现在六皇子府门口,然后就看到了在田里穿着农人麻衣,挽起袖子裤腿,下地干活的两个人,皇上:“……”

他定定的看了两人三秒,才转移视线。

他知道他家老六爱种地,但这时候也种地?

皇上有几分不信,但如今他突然过来绝对没有走漏消息,是他临时起意,看到的是真实的一面——老六他居然真在这种时候种地!难道他真的对大位没有野心?!

林烨他也是知道的,他是林如海的独生子,年少才高,本以为会是一个清高的性子,结果现在这一看,呵,只看他这穿着架势,跟农家有什么区别?

莫不是他家老六把人带坏了?

“皇上圣安。”

“好了,不必多礼,今日微服,不要声张。”

“是。”

“你们这是在种豆子?”

皇上问了几句农家的事情,两人说的头头是道,他还跟着一块去看了南瓜秧苗,吃了一顿便饭,回去的时候没空手,挖了几棵南瓜秧苗带回去。

看着皇上离开的背影,躬身行礼的六皇子和林烨对视一眼,这才察觉到背上的汗浸湿了衣服,风一吹,浑身发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