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4 章 向日葵/林家的祖坟在哪?(1 / 2)

加入书签

第一十四章

林烨顺着老农的指引,看到了所谓的大黄花。

在看到之前,他猜测了许多种,比如黄色的油菜花、南瓜花等等,不过它们都不太符合“大”这个形容,而且油菜花很早就传入了,现在油菜已经是成熟的油料作物,老农不会不认识。

看到后,这确实是“大”黄花没错,看看这大黄的花盆,这是向日葵啊!

看来以后吃瓜的时候可以抓一把瓜子应景了,桌上也多了一种零嘴。

它的籽还可以榨油,进入千家万户。

而且这花看着就热烈喜庆,作为观赏植物很合格,向阳的特性也能给个不错的噱头,能卖个好价钱。

问了种子还有之后,林烨就让人挖了长势最好的两棵,准备带回去移植到花园。

他带回去后就引来了贾敏和黛玉的围观:“这是什么花?”

林烨:“向日葵。”

贾敏疑惑:“向日?”

林烨解释:“它的花会追随太阳转动方向。”

贾敏、黛玉齐声感叹:“好神奇!”

贾敏又问:“哪来的?”

林烨:“海外得来的种子,庄子上的人种出来了。”

贾敏不由笑了:“原来是海外传来的,怪不得我没听说过,数量多吗?要是多的话,我开个赏花宴,向大家介绍。”

林烨也笑了,这不是变相的推广吗:“等过段时间。”现在大部分还没开花。

然后林烨就把带来的那一套琉璃首饰送给黛玉,贾敏看了失笑:“你花钱的地方多,你妹妹还小,这种样式等你妹妹大了就不合适了。”

她虽然不知道儿子在做什么,但她知道儿子花钱如流水,琉璃首饰价值不菲,他时不时送她一些,又送妹妹一些,贾敏都不知道他手里还有没有钱,补贴给他银子他又不要。

林烨:“等妹妹大了就换别的样式戴,哥哥到时候给你画图定制。”

黛玉甜甜的笑了:“谢谢哥哥。”她不是因为这些首饰高兴,是因为哥哥对她的关心开怀。

贾敏无奈摇头,眼里笑意深深:“行行行,你们兄妹情深,我就不当恶人了。”

*

过了几日,林海终于又找林烨谈起之前的话题:“把琉璃制作方法献上去这事你先别急,我又收到消息,皇上后宫有个才人怀孕了。”

充分说明了皇上的老当益壮。

在皇上还健壮的时候迫不及待投奔他的皇子,太碍眼了,而且送出去后他们就算还能持股或者拿一部分在手里,也没那么容易敛财了:“年底再看看。”

这个时间点也不迟,林烨点头:“父亲,送出去后我还有别的法子可以挣钱。”

他想做的事情太多,而基础,都是钱。

林海没好气的哼了一声:“你消停些。”真以为他静悄悄出货就没有人发现不对了?

他都收拾几波试探的人了。

林烨当然知道肯定会有敏锐的人察觉,这世上只要经过的人一多,就很难完全保守秘密,这也是他计划送出去的原因。

林家守不住这个金矿,消息传出去了,三品官员上面还有太多大佛,少不了要伸手,既然都是送,当然要送给利益最大化的那个人。

“父亲,我准备择日启程去南边一趟。”

林海对他这话并不意外,他就知道儿子待不住:“怎么想着去南边,你要去南疆?”

林烨:“对,青松他们在那边许久都没有线索,我要是出现了,或许能有意外收获,然后去沿海的通商口岸。”

他去南疆的理由也是现成的,去那边看看他三姨父、和表弟联络感情。

林海犹豫了一下,还是松口答应了,“你母亲妹妹那边,你去说。”

显然,贾敏和黛玉都不想听到这个消息,他才刚回来几天,又要离开,林烨费了不少口舌,才让她们答应,这一回林烨带的人手比去京城翻倍,青石也跟着他一块南下,不然的话贾敏怎么都不答应:“南边民风彪悍,你带的人手不够,不安全。”

她写了两封信给林烨,分别带给三姐夫钱大石和外甥女钱羽,让他们帮忙看着点。

钱羽一年前已经出嫁了,钱大石的继室也在一年多前进门。

钱大石到底是顾虑着林家,约束了他那彪悍的继室,所以钱羽平安出嫁了,钱鹏仍旧病弱,也还好端端的当着他的钱家大少爷。

因为林海要探查疯草相关的消息,和钱大石通信算是频繁,林烨这回过去,可以直接住在钱家,要是想要清静,在钱家附近租个院子临时住下也可以。

林烨没有打算住到钱家去,做事太不方便了,青松他们在南疆几年,早就有置办的屋宅,林烨直接入住就可以了。

对林烨的到来,钱大石没搞懂,他一个大少爷亲自跑来这边陲小城做什么?游学?嗯……这些读书人总是玩些他搞不懂的东西,但不得不承认,钱大石羡慕嫉妒了。

十三岁的秀才公!

十三岁的小三元!

林家的祖坟位置在哪?

冒青烟了吧,还有空地吗?

他祖上是平民,不讲究那些,可以把他祖父的坟地移过去吗?

不过显然这也就能想想。

钱鹏对林烨的到来十分欢喜,钱大石就让他专门负责招待:“你平日里有空,带你表弟到处走走。”

他们这地方偏,但不算很穷,山水别具一格,也有许多南边才有的特产,不到这边亲自来一趟,在北边是享受不到的。

比如荔枝,花大价钱用冰块保鲜运到北边的荔枝不是没有,但荔枝这种水果不耐保存,摘下来后很快就会变质,北方吃到的荔枝和到南边刚采摘的口感差距巨大。

林烨这回来,刚好赶上荔枝季的尾巴,钱鹏看他喜欢吃,专门带他到了荔枝园,然后送了许多荔枝相关的东西给他。

他心里对林家是感激的,他的地位稳固多亏了

姨妈家(),而且钱鹏对自己的身体有数?()『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他身体底子因为那一次的落水坏了,不能练武,也不能读书劳神,他只能选择经营家中产业,给子孙多积累点钱财,日后他这一脉能不能当官,就要看他的子孙争不争气了,而说到经营,钱鹏无从下手,但他这个表弟会啊。

表弟三年前派了人过来开了一间特产铺子,经营的有声有色,从这里收集特产运走,再把外地的特产运来高价卖出,一进一出间赚了不少钱,他爹都在家中说过几次说生意好,语气中不无羡慕。

钱鹏目标没有这么远大,不指望赚大钱,只要能沾点光,喝点肉汤就满足了。

他这么一说,林烨思忖了下,想起了铺子里的账簿。

别看这只是一个位于边疆的小城,人口并不少,而且紧挨着的两个小国,时不时能看到这两个国家的商人出没,带来他们那边的特产。

他们周围的山上还有不少不入户籍的土人,他们经常带着优质的草药出来售卖,所以哪怕这里的有钱人并不少,现在听钱鹏想做生意,林烨就有了想法,让人做了一桌菜,请钱鹏品尝。

这些都不是这边常见的菜式,部分是北方的菜式,部分是江南的菜式,其中有些钱鹏闻所未闻,林烨问他:“你觉得开一间酒楼,如何?”

钱鹏一口就应了下来,“好主意!”要是别人开了这么一间酒楼,他肯定会去光顾。

林烨就和他合作,他提供菜谱,负责教导厨娘,钱鹏提供场地人手,最后收益两人五五分。

投入的钱并不太多,钱鹏今年十六岁,已经定了亲,明年成婚,他父亲已经把他娘的嫁妆给他了,他手里有钱,把这间酒楼做起来了,以后就多了一个长期的收入,可以给他这一脉提供资金——他父亲除非看到他有健康的男丁,不然他能从家里得到的钱财很少。

对林烨来说,这次合作前期要费点功夫,后续的话时不时更新一下菜谱,再定期拿分红就可以了。

事情敲定了以后,钱大石都变得比之前更热情了。

在他看来,这是好事,可以加强和林家的关系,而且林烨明显是个有出息的,和他打好关系,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了。

钱大石这样的热情,让他的继室方氏很不满,不过她也不敢做什么,她虽然跋扈却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肆意妄为,什么时候要收着脾气,有些人是她惹不起的。

而且她现在还没有生下钱家的子嗣,她不能乱来。

林烨还在这里出手了几件琉璃物品,用以物换物的形式换来了一座玉佛像,还有一对半人高的象牙雕塑。

至于其他方面的收获,没有。

他来这边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打草惊蛇”,找出幕后算计他性命的幕后黑手,第一个就是想在这里找到他认识的、又没有广泛传播的外来物种,比如优秀粮种和橡胶树。

从前朝就有从南边小国引入占城稻了,传入后就很受朝廷重视,因为它有三个优点:耐旱、适应性强、生长期短,目前在南方已经广泛传播,

() 但有没有更好的粮种呢?

不知道。

万一要是有的话,林烨不觉得自己会是第一个知道的人。

这片大陆谁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

橡胶树这种其他大陆的物种就不一样了。大家都不认识,不知道它的作用,也不知道它的价值。

只是林烨也不知道这时候有没有橡胶树传入这片土地。

他还不知道橡胶树长什么样,只知道在橡胶树的树身上割几刀,它会流出乳白色的树汁,然后会凝固成有弹性的白色团状物。

林烨没指望着靠一己之力拔高整个科技树,但橡胶是个好东西!

它可以用来做鞋、做雨具、做轮胎、做密封圈……

林烨每次下雨天出门、感受马车的颠簸时都很思念各种橡胶物品。

找到了以后大规模种植,除了自己享受以外,这就是另一个活金矿。

暂时没有消息,林烨并不急,让钱鹏帮他一块留意相关消息,之后他就去了府城。

相比起他来路上的顺利,这回在途中他遇到了山匪。

南疆不是十分和平,时不时某地就会窜出一些小股匪徒,到处流窜,官府很难完全扫荡干净,因为这边山太多,土人也多,谁日子过不下去了,下山拿着把柴刀“劫富济贫”,就是山匪,要是有官兵或者情况不妙,就窜回山里,又变回“良民”。

他们对这里的地形熟悉,速度也快,官兵很难追上他们。

这些山匪也不是傻的,不敢真的惹怒官府,在主干道和重点区域不会动手,也不会对官家子弟动手,专门挑商户这种软柿子捏。

真惹恼了官府,派人围剿他们,他们要损失人手,甚至损失惨重。

为保安全,林烨他们在外一直尽量走官道,还会跟商队同行,这样人多一些,也不担心走错路。

这一次他们去府城也跟一个小商队同行,或许是因为他们挑选的商队人数比较少的缘故,被当做了好拿捏的小肥羊,在一条必经之路的山谷遇到了山匪埋伏。

“大当家的,羊来了,马上就进山谷了。”

一个身形瘦削的矮小男子飞快的窜到半山腰上,冲在一块巨石上闭目养神的刘大刀报告。

一听这话,刘大刀一把拎起他的成名武器——大砍刀,振臂一挥,压低声音:“大伙打起精神来,干完这一票肥的,我们接下来几年都不用出山了!”

周围一十几个人眼睛发亮:“大当家的,你说,我们跟你混!”

刘大刀嘿嘿一笑:“那就按之前布置的来,走!”

他们在路上布置了了一番,乍看上去是平整的地面,实际底下被他们挖了陷阱,这伙人数总共才三四十人,轻而易举就能拿下!

本来以为这是他们的囊中之物,结果他们看走眼,踢到铁板了。

那十来个商队的人确实是软柿子,跟着的人却全都是练家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