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5 章 退烧药(1 / 2)

加入书签

第25章

看来是废太子的事没少让万岁爷伤心啊。

但这话张太医可不敢说。

他跪在鞋踏上,摇摇头:“万岁爷思虑过重心志不畅,”再加上的确是上了年纪,“病去如抽丝,下官换一个方子先吃着,这热应该很快就退了。”

康熙清醒着,不觉得哪里不舒服,只浑身乏力,摆手让张太医去开方,胤祝顺势挤到床边,看了看康熙的脸色:“皇阿玛,您没事儿吧。”

前两天才烧过,这怎么又反复了。

康熙笑道:“没事,这边吵醒你了?回去睡吧。”

胤祝皱着眉,现在也没有体温计,便直接伸手在老头的额头试了试,康熙一愣,这段时间他一直生病,儿子们妃子们都轮流来侍疾,按说他不应该被十五这动作感动到。

但不知为什么,心里就是突然有一种老来也算有所依的感觉。

孩子的眉头一直紧紧皱着,可能是不确定他是不是发烧,又抬起另外一只手贴在自己的额头上,半晌才像是确定了。

“嗯,的确有点烧。”胤祝其实挺担心的,有时候发烧只是一种表征,反复发烧更不好,“皇阿玛,您多喝点白开水。”

倒了满满一大茶碗白水给端过来。

叫皇帝喝白水多少有些寒碜了,梁九功想说什么,却见万岁爷已经撑着坐起来,就着十五爷端的茶碗喝了。

要知道以前的太子侍疾时,父子俩也没有这么温情脉脉的时刻。

胤祝看着老头喝完大半碗白水才把茶碗放到一边,见梁九功就杵在一边,说道:“梁公公,我皇阿玛这段时间总是生病,你把茶都扯了,平时就喝白水。”

古代人好饮茶真不是一句空话,胤祝是深有体会,好些人的水分摄入除了吃饭就是喝茶,白水那是喝不起茶的普罗大众单纯用来解渴的玩意。

中华泱泱,以茶为尚,因此都能影响到整个世界,他打听过,现在最赚钱的正是盐和茶,而茶,又以海运出口最为暴利。

如果没有被四哥接回来,胤祝打算养好身体就去广东那边先从一个小茶贩子做起呢。

“这,”只让喝白水?难道不是克扣万岁爷饮食?梁九功为难地去瞅万岁爷。

万岁爷没话说。

梁九功忙道:“嗻。”

那边三位太医已经开好了方子,张太医拿着进来,看了看里面的情形,径直走到胤祝身边:“十五爷,房子开好了,您看看。”

胤祝:搞笑吗?

然后才想起来,现在的读书人都是全能,不仅会读书,还能看得懂大概的药方子,他那两三好友之一病了经常是自己给自己开方子。

但是这跟现代看看药品说明书还是不一样啊。

胤祝接过来方子看了看就还回去,说道:“您是太医,我相信您的方子。”

如果他看到前几天四哥和三哥为皇阿玛斟酌药方的情形,就不会只说这么简单的话了,虽然不懂药理,瞎掰两句无

关痛痒的还难不倒读书人。

张太医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直接的,要不是场合不对,都要笑了,后退下去:“下官这去煎药。”

胤祝坐回床边,康熙无奈道:“这回来了倒是不用读书科举,等朕好起来给你列个书目。”

胤祝后知后觉:“皇阿玛,您不会觉得儿子不够博闻多识吧?”

康熙:虽然是实话,但好像不能这么说。

当初要不是他决定送这个儿子出去,以他的聪颖不说比其他阿哥优秀,却一定是拔尖的。

康熙就再次语结了。

胤祝说道:“如果皇阿玛让我看西游记绘本之类的,还是可以多列几本的。”

康熙摁了摁太阳穴,他这是有了一个吃喝玩乐什么都不关心的二世祖儿子啊,摆手:“回去睡吧,朕这边没有大碍,不用你守着。”

胤祝不走:“我看您挺有精神的,陪您说会儿话。”

康熙心里笑骂,八成是为了刷朕好感来的。但是他哪个儿子不是兢兢业业地在讨好他?因此倒是一点都不反感儿子这行为。

其实胤祝是真不放心这反复生病的老头,想着等他吃了药退烧后自己再去睡。

没想到的是,老头子喝完一碗苦药汤子,却是一个时辰过去了还没有退热。

胤祝看看外面都透出亮光的天色,第三次起身给老头试额头。

梁九功悄声跟着,胤祝一回头看见他,问道:“这咋还不退烧?”

他自己虽然经常生病,但有009帮他维护身体,发烧的时候不多,就算烧起来也不会让他烧一两个时辰这样。

胤祝感觉他皇阿玛的额头还跟吃药前差不多烫。

梁九功本来不担心的,被十五爷这么来回的问,心下也有些焦灼,提议道:“要不奴才再把张太医宣来看看。”

皇帝生病太医都是就近候着的,叫也方便。

胤祝点点头:“让他们来看看吧。”

想了想,又让这边伺候的常心姑姑给老头换个冰帕子,走出去到他屋里,把锁起来的退烧颗粒拿出来一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