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42 章(1 / 2)

加入书签

康熙尚未退位之时,很多政事已然交给了太子处理,只不过许多事情都会过目一遍他才下达命令,父子俩对于权力的交接问题心中都有数。

时广东港口处频发海盗,当地官员连上十几封折子陈述海盗猖獗。

这事也有个来由,矿物院负责掌管全国各地的矿场资源,为了自己衙门的重要性,加大了对各种矿物的研究,出产了不少东西。

好些个有用的就送到工部去,一来二去工艺进步不少,且这般工艺下内务府的瓷器玩物等产出惊人,仅凭京城的官员家眷是消化不了这些东西的。

时任内务府总管的胤禩看不过眼,这些个东西留在库房里不过是等着落灰罢了,年节上赏赐文武百官太多了也就不显得珍贵。

加上如今任户部尚书的是老四胤禛,他是个抠门的,内务府要想从户部拿钱可是千难万难,更何况两人还有旧怨,胤禩也不乐意为此和四哥低头。

他干脆找了老九老十过来商议,便从海贸生意上打主意,将内务府积压的物件都卖出去。

胤禟路子广,他自己的养殖业干的如火如荼,跟牛羊有关的产品花样繁多,不仅能卖给大清的百姓,还能远销海上。

他一听就笑了,拍拍胸脯道:“八哥,这事你就交给我吧。”

“不过嘛,”他搓搓手指,一脸灿烂的笑意。

啪!

胤禩抬手,他手掌用力一拍,疼的胤禟倒吸一口冷气,“给你一成,不能再多了。”

还想讨价还价的胤禟一看八哥的脸色就知道,这事没的商量。

也行,一成就一成,“但是要刨除我这成本,八哥,你可不能叫弟弟贴钱干活啊。”

胤禩觉得也不算过分,他便应了。

这下子可好,两年之间,内务府就从海贸生意上吃到了甜头,不仅不需要户部贴补,能够自负盈亏,甚至内务府库房都宽裕不少,

内务府包衣众多,财帛动人心,有些人就被金银迷了眼睛,试图在胤禩手底下做些文章。

换做从前胤禩还有野心的时候,他是不在乎这些的,毕竟宽容一点就能换来大臣的支持。

但是现在嘛,他一来已经消了野心,二来太子二哥见利润实在大,做主分了一成半给他。

从内务府货品上做文章就是在掏他的银子,他能忍才怪。

胤禩进宫密保此事,太子按兵不动,先去问了老爷子的意见。

康熙心情复杂,毕竟不少人都是伺候几十年的老臣了,有些个都是和他一起长大,他心里不落忍。

但他也清楚能叫老八这样平日里总是挂着笑意的人都露出几分狠劲,可见内务府那群人做的还是过分了些。

年纪大之后人也心软不少,他不忍见如此,但是太子和老八都如此表态,他只能是叹息一声,“今年暑热,朕还是去畅春园避暑吧。”

一句话,两人便明白,皇阿玛这是闭眼叫他们放手去做。

他老人家见不得这些,干脆就不见。

康熙尚且有几分感情,而太子和胤禩嘛,内务府海贸一年的纯利润是七十万两白银,纯利润啊,这只是第二年的。

别说太子了,就连胤祥听到这个数都瞠目结舌。

皇子们一个个眼睛都冒绿光了,内务府可是供给皇室的啊,这就是从他们兜里拿钱,谁都不能忍。

于是只需要五日,老鼠们就全部落网。

太子还是顾及着形象的,但是康熙儿子这么多总有不在乎这种事的,带人直接搜府,结果内务府吴佳氏和达拉氏两家就搜出两七十万两白银。

胤礽都被气笑了,当即下令直接查抄。

康熙看到最后的账本都动了气,内务府的奴才过的已经足够舒坦了,居然还如此贪婪,真把内务府当自家库房了。

没了这些蛀虫之后,经过深思熟虑,内务府的格局已然改变,将负责供给造办和经营的部分拆开,一个对外一个对内,如此便利。

尝到了甜头的胤礽开始写折子请康熙允许多开港口,增加海上贸易,多从外面赚白银。

同时安排老五驻扎沿海地区,保障耕地不会荒废。

康熙允了。

但是港口多了,海船也多,海船多了海盗就多了。

若是仅仅是海盗也不碍事,什么年代都一样,做运输的,不论是海上还是陆地亦或者河运,能干这些行当的都不是什么善茬,漕帮不就是这么打出名声的嘛。

真跟海盗打起来,商船可一点不怵,虽然港口收缴各种武器,但是出了港,那么大一艘船,伙计们现做都来得及。

不过近来风头不太对,福建总督发现有几伙海盗好像是海上的其他国家有关,武器质量和之前截然不同,已经抢了六七艘商船。

震怒之下,京城直接派出了熙亲王胤祈,这位可是战无不胜的大将军王,太上皇十五子,当今皇帝最喜欢的弟弟。

胤祈接到圣旨便知自己少不得在海边待上几年。

胤礽告诉他,带着福晋一起去也无妨,反正可以留在城内。

胤祈也不想几年见不到面,便在问了佳凝的想法后整府准备搬迁。

他带着人到了广东之后才发现一个巨大的问题。

太上皇十五子,皇上幼弟,大将军王胤祈,最大功绩是收复西藏准噶尔,这样的威武将军,他.....他晕船.....

探子打听了半个月找到了海盗的突破点,能从中击破,人称郑夫人的海盗头子熟悉附近海域,对那几伙海盗也熟知其来历。

如何能和郑夫人达合作才是最大的问题。

胤祈虽然看见海水就晕,但是闭眼睛的时候居然不晕了,他干脆叫人传信给郑夫人,约人在临近的岛屿见一面。

郑夫人是被掳掠的良家女,不过她运气好,丈夫死了顺理成章接收他的遗产,成了海盗头子。

她对于官兵是十分忌惮的,但是约她的落款上了熙亲王夫妇,她便

来了兴趣。

两方谨慎的试探了半日,才在附近海域会面。

一上船,郑夫人就惊讶了,没想到竟然真是熙亲王的夫人来与她和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