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40 章(2 / 2)

加入书签

他从确定粮食所在地,安排路线运输,避开敌军,一路上车马不知道换了多少,马帮都雇佣了不少,甚至还走了水路。

他将这些人安排的明明白白,将不发霉的粮食送到自家人手里,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脑子,经验,缺一个都不成。

马齐道:“年羹尧也是劳苦功劳,这素来打仗的将军和运粮官起冲突也不是什么稀罕事,齐大人就不要气了。”

胤祯和年羹尧起冲突才是常事,说来也是冤孽,胤祯是年轻气盛,不觉得自己要缓下口气和一个运粮的总督说什么好话。

可年羹尧也是个傲慢的人,这人是正儿L八经考了进士上来的,不仅文采斐然,带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不然也不会被委以重任,年纪轻轻当上了四川总督。

他心想,你不就是占着皇子身份才能耀武扬威吗!他打仗的时候,胤祯还不知道在哪里喝奶呢!

两个人互不相让,虽然绝不会影响打仗,但是战争一结束,就都露出了獠牙。

可惜!齐世额不领情。

老头一甩袖子,要是年羹尧在这里都会冲上来给他一巴掌,“不是稀罕事,只有将军告运粮官的,从来可没听说过运粮官告将军,年大人可是叫我等老人家

() 都开了眼界。”

“要说年轻气盛(),那十五爷也是年轻?()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他怎么就和年羹尧相处的好呢!”

他半点没想到,胤祈能和年羹尧相处融洽,那是因为有关粮草的事都是岳钟琪去沟通的,他深谙年羹尧的脾性,说话做事不会故意点年羹尧的火。

粮草可是士兵们的口粮,他只是几句好话就能换来年羹尧全力以赴的配合,何乐而不为呢。

胤祈十分惊讶,岳钟琪既有如此才能却半分不傲气,反倒是十分会处理人际关系,这样的将军才是珍惜的宝物啊!

但是另一边没有岳钟琪的胤祯就有些强硬了,他和年羹尧互不相让。

两人的矛盾归根结底,他俩都是傲慢的人,谁也不服谁。

马齐也不是个好脾气的人,他温言好几句也是换不来一个面子,他也是来了火气,“年轻人自然是年轻气盛的好,不像老年人只会煽风点火!”

被扣了煽风点火帽子的齐世额气的一个倒仰,指着马齐道:“你可好!一天天就会和稀泥!”

两人也不关注十四阿哥和年羹尧有什么矛盾了,你来我往的吵起来,甚至开始翻旧账。

这就是老臣的弊端,往前数二十年的事都能翻出来讲。

“你在户部做做员外郎的时候,我明明打了条子,可你就是不给批,但是人家给你送礼之后,你倒好,直接就批。”

“年纪大开始胡说八道了,脑子竟然也不清楚,那是康熙三十八年,你的那条子是给自己儿L子娶媳妇,这种事还来户部借银子,你家大门都是赁来的吧!”

疲惫很久的康熙在两位老臣的互骂声中,脑袋一歪,眼睛一闭。

魏珠瞄见了,心脏都不跳了,耳鸣声瞬间充盈整个脑袋。

他小步上前,看到康熙的胡子在喘气的推动下颤抖几分。

后背激起黏腻的一层冷汗,差点以为皇上过去了,麻蛋的!又活下来了。

高危职业的魏公公小心翼翼的上前,轻声唤了一句,“皇上?”

康熙迷糊的睁开眼睛,“嗯?马齐说的有理,齐世额说的也很对,回头再议。”

半自动恢回复的皇帝被底下大臣瞧出了皇帝偷懒的意图。

只有沉浸在骂战中两位老臣还没意识到皇帝已经累了。

谨慎的魏珠回去劝康熙找御医来瞧瞧,康熙听劝的召唤了御医。

御医在谨慎点把脉之后,他得出结论,“近日皇上劳累太过,损耗了身体根本,应当好好养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至于康熙身上常见的老年人病症等,御医早就诊断出来了,康熙自己也知道,只是这种事不能多提,他自己开药就是了。

御医没来的时候,康熙还能忍住,但是御医一来,康熙瞬间就觉得自己脆弱了。

什么年羹尧和老十四的矛盾,什么回疆地区的治理,都交给太子去琢磨,他必须回畅春园休养了。

同时胤祈和胤祯全部撤回京城,留下岳钟琪处理剩余事务。

“皇阿玛既然去畅春园,那为了便于侍奉,不如全部移到畅春园去。”太子如此提议道。

近些年,康熙本就是常年住在畅春园,是因为收复西藏一世才回到紫禁城,如今战事已毕,那自然还是回到畅春园,住的也更舒服些。

于是胤祈和胤祯又是换了方向回了畅春园附近居住,不去也不行啊,他他俩的老父亲把人都带走了,他们俩的媳妇都带着奴才过去了,总不能自己回空荡荡的王府吧。

“走吧。”!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