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2(1 / 2)

加入书签

声问:“刘叔,在不在?”

有个两鬓斑白的男子从瓜田里直起腰来,“诶,李家的二侄儿?来买瓜吧?”

篱笆墙的门半掩着,李跃青往里进去了,问刘叔:“嗯,早熟的有吗?挑个这时候熟了,脆点的。”

“好,侄儿你来,叔肯定给你挑个大个儿的!又脆又甜!”

刘叔在裤摆上擦了擦一手泥巴和汗,才在瓜田里顺着藤找起瓜来。

他老刘家从爷爷起就是种瓜的,他自己也种了几十年的手艺,田里全是斗大的西瓜,像是青石磙子一样。

要是偷瓜的虎孩子过来,没有二膀子九牛二虎的力气,偷也偷不走,还要重得在田里栽个跟头,额前鼓起个大包。

刘叔的瓜个大脆甜,但村里人买来吃,也不会买多少,一个原因是舍不得,一个瓜,看在是乡邻的份上两三毛钱,放城里卖的就更贵,十斤重的一个瓜,就要六毛钱,庄稼人是舍不得这些钱的,大太阳不如还是走快两脚,回家泡凉茶喝;另一个原因是统购统销,瓜田里这些瓜,都是有数量指标的,到时候刘叔要交公粮。

没一会儿,刘叔抱着个饱满熟瓜过来,花纹清晰,底面发黄,瓜蒂深深凹陷。

用手掂一掂,还有空飘感,不像生瓜沉沉往下。

刘叔:“保准脆又甜,给你挑了个新鲜的瓜王!”

李跃青把三毛钱塞到刘叔手上,刘叔摇摇头,把瓜给他,却不收钱,“不要你的钱了,刘叔今天请你吃的!”

他说着,神秘地压低声,“二侄儿,你是不是谈对象了?上边凉亭里有个妮儿等你是不是?”

刘叔人老了,眼睛发糊朦胧,就只看得清地里的瓜,人一离得远,分不清是妮子还是小子。

李跃青顺着他视线往上看,水鹊正撑在亭子的木栏杆上,乌发白肤,风格外凉。

村里确实没哪个皮肤这么白的。

也难怪刘叔连性别也认错。

李跃青不好解释什么谈不谈对象的,怕刘叔说错了尴尬,干脆扯开话题,强硬地把钱塞到刘叔手上,“行了叔,吃你一口瓜,就要给一口瓜的钱。”

亲戚之间推辞了一番,钱一塞,李跃青就抱着瓜跑了上去。

那瓜偌大一个,水鹊眼巴巴地看着李跃青。

李跃青:“想吃西瓜?”

水鹊点点头。

李跃青道:“上我家里去吃午饭?”

………

他花了三天的工分钱,抱个大西瓜,好不容易才钓回来一个小知青。

水鹊中途跑回知青院里说一声自己中午不回来吃饭,又跟上李跃青的步子,到李家去。

李家门前不远一棵大榕树底下就有口老水井,站在井头边,水鹊看着李跃青拿麻绳绑了一个木桶,桶里放下瓜,“咚”的一声落进冰冰冷冷的井水里浮沉。

圆形的井口,四周井壁攀爬着碧绿丝草,在水里漂漂荡荡。

夏日的深井格外冰凉,撑在井头边,好像风都变冷。

李跃青看水鹊盼望着井里一口瓜,目不转睛的,笑了一下,“行了,守着你的西瓜先。”

他到灶房去。

李跃青擅长木工,屋里的书柜就是他自己砍树扛回来打的。

但厨艺就没有他哥的好,下厨是他哥的一招鲜,但不是他的拿手戏。

他做来做去,也就会个炒鸡蛋。

韭菜炒鸡蛋,剁辣椒炒鸡蛋,葱花炒鸡蛋——

家里鸡蛋不够了。

灶房里有个缺了口的旧瓦罐,是用来装每日拾起来的鸡蛋的,底下空了。

李跃青想起他哥今早和他打的商量,送了十颗鸡蛋鸭蛋到知青院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