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0(1 / 2)

加入书签

,全然称得上一句天凉好个秋。

水鹊将鼓腹楼和书院食斋的饭菜都吃得腻了。

齐朝槿照常给了他一些钱,让他出来下馆子,其实街巷上还有许多面馆食铺,水鹊没有去探过,他刚刚出了书院门,就又见到了眼熟的身影。

水鹊左看看右看看,附近没有相识的人经过,才招招手让乌淳跟着他走,得走得离书院远一些,以免被人发现了传到齐朝槿耳朵里。

毕竟这个阶段,他还没暴露勾三搭四的黑月光形象。

胡人眼巴巴地跟上来。

一直走到河畔的亭子里,这个时点各家各户都在晌午饭,因此也没什么人来。

水鹊凭栏坐在亭子的飞来椅上,脊背靠着红漆木栏杆,因为秋乏而撑着脑袋,眉眼懒洋洋和猫似的,看对方:“怎么了?今日又要送什么?”

也不知道这人到底做什么去了,最近频频给他送礼物。

前头一支青玉簪,后头一块白玉佩,看他好似对玉器没什么太大兴致,就改送象牙骨扇……

哪有人秋天送扇子的?

他好像只是见了什么东西值钱的,贵重的,就堆到水鹊面前来。

然后眼巴巴地看着他。

就和现在这样。

乌淳揭开方才一直提在手上的食盒,他似乎真的换头换面有了钱,衣衫虽然还是那几件粗布衣,但是给水鹊装食物的食盒,都不像村野里竹篾编织的,成了三层黑漆嵌兽骨的。

揭开来,里头却不是酒楼中常见的佳肴。

水鹊眨了眨眼,身子往前倾斜,鼻尖动动。

“这是什么……?”他去看食盒里的食物,大大的饼子,“还挺香的。”

乌淳讷讷解释道:“是胡饼。”

他听之前水鹊念叨了一嘴,鼓腹楼有的新菜式还没齐二做的好吃。

族人和他说,要抓住小郎君的心,应当要先抓住人的胃。

那齐二的厨艺应当极好罢。

乌淳不常捣鼓灶房,没什么拿手的饭菜,他的水平仅仅限于将肉和菜煮熟。

唯一擅长的是胡饼,但那只是在面饼上撒了芝麻烤熟罢了。

中原人大多不太吃得惯。

他到曹婆婆饼行去,学了几日的胡饼,是中原人改良过的配方。

将芝麻、鸡蛋、酥油、牛骨髓油还有牛奶当作原料,发酵的面要细细揉成中间薄、四周厚的大饼状,小郎君太瘦了,面饼里头一定要裹上肉,戳戳花纹再放到炉子里去烤。

胡饼用手拿就沾油了,乌淳闷声不吭地抽出食盒底下的油纸,裹住胡饼,递给水鹊,喉咙发紧,不乏忐忑地道:“……尝一尝。”

胡饼隔着油纸也烫手,可见那食盒的保温效果十分好。

水鹊干脆就着乌淳的手,低头去咬胡饼。

周围厚的一圈入口绵软,香味四溢,他抬头眼睛亮晶晶地看乌淳,“好吃!”

他没吃过这个,觉得口感味道很新奇,咬到中间薄的地方还是薄脆薄脆的。

食盒第二层还有阿婆茶,也是乌淳向曹婆婆学的。

说是茶,其实应当和汤差不多,汤盏里是烤黄的板栗,他仔细剥去壳的胡桃,和半握白芝麻撒下去,乌淳得用炭火烧得茶水滚沸,覆冷水,再滚沸,就又覆冷水,循环往复三次。

水鹊喝完一整盏茶,唇角弯弯地夸,“这个好喝。”

乌淳怔愣地去瞧他,因为温热的茶水盈得脸颊粉粉白白的,荡着个小窝。

他只见小郎君对齐二这么笑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