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0 章 众志杀蝗(二合一)(1 / 2)

加入书签

“轰隆——”

雷光密网,在空中交织,像是倒着生长的树枝,自天空往下开裂蔓延。

最粗最亮的那一根,落到高耸塔尖,霎时间,天地相连。

用千里眼往外看,甚至能清晰的看到那一束雷光,像是水蛇一样钻入塔顶的长针。

才新搭建起的高塔,此刻被雨水浇得透透的,通体发亮,布满细密的雷光。

从天到地。

从塔顶瞬间蔓延至整个塔身。

与预计的不同的是,接地系统还是太过简陋,并没能把引来的天雷如数灌入地下,反而全部威力都在塔中炸开。

黑云压城,风起云涌。

黑压压的天空下。

陡然出现一骤亮刺眼的白塔,通体脉络般的纹路中闪烁着刺目的光芒,好似要与天地雷电融为一体。

仍然奔波在屋外的百姓,陡然被惊了一下。

“你们刚刚看到没有?”当即有人指着远处半空中,不敢相信地问。

他身边忙着收摊的小贩:“好像地上有什么东西亮了一下?”

“不就是雷吗?怎么,你长这么大,没见过打雷?”

摊主立马道:“不是!我说的是像是塔一样的东西,从地上见的!”

然而此时再看,已经看不到转瞬即逝的神奇景象了。

姜府。

“爹你可慢点!”姜琛赶紧扶着姜禄甫。他担心啊,他爹一把年纪了,不在屋子里好好待着,非要来外头视线好的回廊下看雷雨,还激动得腾的一下站起来。

也不怕把自己摔了。

姜禄甫抓着他的胳膊,发红的眼眶里满是泪花:“你看到没有?看到没有!”

云州也许有救了!

他望着天空,声音发颤:“这世上竟然还真有人能操雷控电,何等奇才?何等奇才!”

有此一器,还怕民心不聚?

无论是造势“皇上为万民以身引雷”、亦或者直接破除天罚之说,甚至还能装作“天授神法”以神力破神、凝聚民心……

即使是装作神仙,也能大大提升士气,安定百姓。

姜禄甫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许多想法,每一条都让他忍不住眼眶发红。

也许还有救。

赤地千里,易子而食的悲剧,也许不会继续发生下去了。

“看到了、看到了。”姜琛声音也有些发颤,他扶着老父亲坐下,抬眼朝远处乌云密布的暗沉天空。

他爹,是见过蝗灾难民的人。

京城中各处,皆见此景。

知道些许内情的人,不似姜公一般抱着隐秘的期望,此刻,除了震撼,只剩下一片奇异的寂静。

毕竟谁会真的觉得,有人能如神祇般操控天雷?

甚至只用了平平无奇的长棍、和看起来柔软拂柳的缠丝线?

寂静,

但凡知道京郊搭建高塔是为了引

去雷电的,在看到远处半空中被雷笼罩的高塔后,都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而皇宫中。

用千里眼、看得更真切,看得更清楚的众人:“……”

他们眼睁睁看着雷劈下来,看着雷霆之力在高塔中肆虐,眨眼间,高塔通体黝黑,犹如焦炭。

即使只是远远看着,好像都能听到它被雨水冲刷发出的滋滋声,闻到上面散发的焦糊味。

天雷真的被用那个奇怪的铁棍和缠丝线,引到了京郊高塔顶上,顺着磨尖的铁棍往下钻,分毫不差。

天地,本是用来敬畏的。

天地君师亲,天地甚至排在首位。

如今……

看着千里眼镜筒中传来的画面,大家好像一瞬间失了声,变成了不会说话的哑巴,连动作都下意识放轻放缓。

就好像,生怕惊动了什么似的,或许是怕惊动了引雷棍的效果,又或许是怕惊动了制出此物的狄家父子。

倒是狄先裕和狄昭昭,对此很平静,甚至有点不满意。

狄先裕只要一想到这玩意安装在各个高楼大厦顶端,就有点不寒而栗,那就真的不是避雷针了,是找死针。

狄昭昭也觉得这个效果,比预计的,比在爹爹脑袋上碎画里看到的差好多。

他有点纠结,问:“不应该啊,这个高塔怎么被劈糊了?”

按照做引雷棍最初的想法,应该是雷被引来后,先进入长棍,再顺着一根根铜丝分散,先被削弱,再导入大地才是。

狄昭昭纳闷的又举起千里眼,朝远处的高塔看去。

黑黢黢的一团,众所周知,黑色的东西是比较难看清楚细节的。

所以狄昭昭瞪圆了眼睛,也没能看出个所以然来。

他抬头问狄先裕:“爹爹,高塔怎么被劈糊了?”

咸鱼:“……”

这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避雷针虽然原理也是引雷,但人家功效确实是避雷,但现在,好像真的做成引雷针了。

避的效果估计还是有,要不然高塔的样子可能更凄惨,甚至直接塌了。

只是不多。

狄先裕很想得开,反正这样也能用,保留这种雷霆的恐怖力量,效果说不定会更好。

“第一次做,有不足是难免的。”咸鱼揉揉小孩脑袋夸道,技术指点确实没办法,但哄小孩的话他是信手拈来。

屋内众人:“……”

怎么糊了?

不足?

听起来好像很谦虚的样子,但怎么听着就是感觉这么奇怪?

天雷都被你们父子俩引下来了,还指哪儿劈哪儿,还能有什么不满?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

景泰帝已经许久未曾睡一个踏实觉了。

他想要当明君,想要成为千古赞颂的帝王。

却在愈演愈烈的压力下,不得不为了平民愤下罪己诏,明知道没有用,明知道若下了罪己诏蝗虫还止不住,他会陷入更为糟糕

的境地,背上难以磨灭的污点。

但为了云州官员能再多几分统治力,传达下去的政令能更有说服力,为了百姓不至于彻底落入绝望放弃抵抗,他短短半月内,连下了两道罪己诏。

犹如亲握匕首捅入脏腑,那匕首,还是他想要尽力庇佑的子民递上,其中酸楚,自是难言。

“轰隆——”

“轰——!!”

在电闪雷鸣中,景泰帝放下千里眼,看向远方半空。

他压下翻涌的情绪,问:“此物神通威然,竟还有不足之处?”

狄昭昭点头:“有的!”

他看向狄先裕:“咱们本来想的是,让引过来的雷电,全部传到地下,这样地上就不会有人受伤了,也不需要清空周围了,对吧?”

不仅引雷,还直接使其威力全无,不能损人分毫?

众人忍不住跟着狄昭昭一起转头看向狄先裕。

咸鱼:?

什么对吧?

这难道不是你小子想的吗?

还是他又在什么时候不经意间说漏嘴了?

狄先裕绷着脸,心噗噗的跳,但诡异的,竟然觉得这个场面熟悉,好像也不那么吓人?

在大家惊讶、好奇、疑惑、震撼的目光中,狄先裕努力让自己淡定地点头说:“本来是这样计划的没错。”

他人高腿长,表情“淡定”,语气还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信任,好像此引雷而来的神器,真能做到化雷于无形。

并且还是“计划”好的。

景泰帝:?

已经僵成石雕立像的众臣:??

景泰帝语气都变得有点艰难,且谨慎地问:“所以此物若再精进,不仅可以纵天引雷,还能化解雷霆之力于无形?”

狄先裕卡了一下。

为什么避雷针的功效,用文绉绉的话这么一说出来,就好像一下子就变得高大上起来了?

但仔细想想,好像也是这个道理,于是他说:“理想状态下,应该是可以的。”

众人咽了咽口水,还是觉得有点接受不了。

那可是天雷,能把巨树劈得焦糊,能把人劈成焦黑尸体的天雷。

“天打雷劈”这个词,在这会儿,可不是开玩笑的。

雷雨天,在田野里,旷原上,都有可能直接被劈成焦炭。每年各地都会有田地里干活的农民被雷击而亡。

正是因为时不时有人目睹,且看到被雷劈死的人是如何一副凄惨的模样,这才会将“天打雷劈”这个词,作为违背誓言、背信弃义的惩罚。

有人恍然:“竟然还能化雷电之力于无形。”

狄昭昭正琢磨呢,听到这话,他反问道:“为什么不行呢?”

小孩看过碎画,明明还没头绪,但底气莫名很足,还提问:“是发现哪里有问题,会导致行不通吗?”

要是谁发现了问题,他就不用费力去找问题出在哪里了。

众人:“……

()”

狄昭昭语气太有底气了,像是做不到才应该是有问题的神色,一下让大家都有些不知该如何作答。

难道能做出能化解雷霆之力的东西,才是正常的?

瞬间变成景泰帝等人欲言又止。

狄昭昭见大家的表情,从袖口掏出一张笔记纸:“那我来给大家讲讲吧!?[()]?『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小孩语气振作:“刚好引雷棍要好好用起来,不能只做这一根,大家都要懂它的道理才好。”

学会了,然后做多多的引雷棍!有了引雷棍,总有办法可以让云州百姓相信不是天罚的!

不管是讲道理,还是装神仙!

届时众志成城,只要还没有形成遮天蔽日的蝗虫,说不定还能挽救。

***

当天,雷雨都还没有停。

就有一群臣子匆匆从家中、各个衙门中赶来,想要进宫面圣。

而相比狄昭昭的“精品课”,众人默默找到狄先裕,先要了一个“傻瓜教程”

主打一个暂时不管其中道理,先直接学会怎么做就好。

幸好的是,引雷棍的制作并不复杂。

从父子俩路途上,边赶路边见缝插针的捣鼓都能做出来,就知道没有太难的地方了。

长棍、磨尖、用拉金丝的工艺来拉铜丝……

一晚上的时间,就紧急生产出了一大批引雷棍。

而当天,着急入宫的群臣,也商讨出了该如何使用。

其实要论短时间内凝聚人心的效果,肯定是装神一派更好使的。

以百姓绝望中对神明的渴望,若此刻真有神明降世,绝对能爆发出巨大的希望和凝聚力。

但极好的效果,背后也藏着极深的雷。就像最厉害的药多半伤身一样。

若是情况没有按照预期的走向,反而变得更坏,百姓会不会要求神明出手,替苍生解决眼前的难题?

毕竟在百姓眼里,对身负神力的人来说,消灭蝗虫岂不是随手一挥的事?

背负了过多的期待,一旦没有做到,就会有更大的反噬。

不得不下第二次罪己诏的景泰帝,对此深有感触,绝不想见到类似的事再次发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