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6 章 游园会上的惊恐呼声(2 / 2)

加入书签

这个年纪的小孩,当真可爱。

那乌亮亮的眼睛,写满黑白分明的赤诚,竟真觉得狄先裕鼓捣出点小东西,就与近半年来威名赫赫的狄寺丞不相上下?

还不知当爹的怎么哄骗小儿呢!

不少人都向远处的狄先裕投以玩味的眼神。

那逗小孩的人换人了,这次是个翰林学士,他饶有兴趣的问:“那狄小郎君觉得自己厉害吗?”

他可是对小孩刚刚在嶙峋乱石中机灵又敏锐的表现,深感惊讶。

狄昭昭夸完了祖父和爹爹,此刻已经心满意足,他喜滋滋的,小表情矜持:

“我不厉害啊,我只是个普通的小孩子哦。”

狄昭昭其实觉得自己虽然比不上祖父和爹爹,但是抓坏人还是比其它小孩厉害一点点的。

但是要谦虚!

爹爹说的!

不远处,狄先裕感觉一口咸鱼血都要喷出来。

你好意思说自己是普通的小孩?

你好意思!!!

咸鱼的眼神如果能具象化,现在肯定已经在胖揍崽了。

众人倒是对小孩的回答好奇。

那翰林学士问:“小郎君如今书念到哪了?”

狄昭昭乖巧回答:“快学完千三百了。”

他也是念书之后才知道,原来千三百不是一千三百个字,有好多好多内容,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和典故呢!

席间宾客们不知小昭昭被他爹带着玩,一直快乐撒欢玩到五岁才开蒙。

想想小孩的年岁,也确实觉得和普通小孩进度差不多。

那翰林学士虽然遗憾,但也鼓励道:“学之一道贵勤,小郎君勤加努力,日后成就也定不会差的。”

四周笑意都还没收敛的宾客,纷纷都鼓励起了小孩。

咸鱼:???

这世道是怎么了??

竟然真有人相信狄昭昭那坑爹的小屁孩是个普通小孩,还让他勤加努力?

讨人喜欢的小昭昭快乐地在回廊中玩耍,与众宾客兴高采烈的聊天。

不过渐渐地,宾客们就感觉有些不对了。

按照惯例,盛家应该有专人捧出彩头挂单,悬挂于梁上,由获得头彩的人来挑选。

再然后让侍女手持托盘,将被选中的玉石、珠宝、字画等彩头,展现给众人,而后便交于获得者。

众人欢闹一番,便可散去,再进行下一个活动。

但他们闲谈已经有一会儿了,竟完全不见这些,莫说彩头,下一项活动也不见有人来张罗。

众人再一瞧。

() 盛家的儿女们,竟只剩下寥寥几人,还是偏房的。

“这是怎么回事?”

“盛家这是在干什么?”

“刚刚那道声音!绝对是刚刚那道声音有问题,不是什么飞鸟惊了人!”

有人警觉,表情略显愤怒,有人慌张起身,还有人一下明悟,拍案而起。

***

许是风水真不好,连破财消灾都没用。

盛家的游园会,死人了。

死得还是淮南王之子,即使只是个庶子,那身份也是尊贵的。

盛家内部也出现了分歧,大房想要压下去,起码不能弄得人尽皆知,三房则坚持要立即报官,并封锁大门,不让任何一个宾客离开,以便查明真相。

这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利益纠纷。偌大的盛家,产业众多,涉及人脉千丝万缕。这般大事若不处理好,定会导致几房的地位、利益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大房和三房受牵连最大,谁都不肯相让,僵持不下。

直到大理寺派人将此座园林团团围住。

***

再说回席间。

发现情况不对后,被蒙在鼓里的宾客们,愤而离席,却被堵在了大门处。

大门处,甚至还摆着桌椅,坐着几家刚刚悄然离去的人家,表情沉怒。

宾客们更是心中一沉。

“王兄你刚刚究竟听见了什么?”

被唤作王兄的人黑沉着脸:“那声音惊恐之极,绝不似受飞鸟惊者所呼。”

也有人问端坐在那儿的郡老太君。

这位操心疼爱孙女的婚事而来的老太君皱眉说:“盛家前来解释的侍女一瞧就不是普通侍女,绝对是好生培养地位不低的家生子,朝着一房管事来教的。”

老太君甚至都没说她瞧出那侍女神色有异。

只单单说那身份。

男人也许不明白,但是在场女眷却都瞬间反应过来。

若真是区区飞鸟惊扰宾客,何须派出这样地位的侍女?

就如同她们绝大多数时候,都不会派贴身丫鬟去做那等扫洒活计一样。

要知道这样的侍女,有时候是代表主人家脸面的,甚至在许多女眷年纪逐渐变大,掌握府中管家权力后,这般得力的侍女,会变成整个后院话语权最大的掌事嬷嬷。

再看盛家竟然做出把持大门,不让宾客进出之事。

众宾客心狠狠一沉,只感觉胸口像是压了一块沉重的石头。

官场诡谲、风云变幻全在脑海里浮现。

狄昭昭被爹爹抱着,也跟着大家一起往外走。

感受到气氛凝重。

他小声凑到狄先裕耳边:“爹爹,发生什么了?”

咸鱼也操心啊。

他倒是不担心大家担心的官场那些,他这种小卡拉米连童生功名都没有,也没必要担心。

他总觉得盛家是出事了,那声大家都说的什么惊恐

呼声,越听越像是呼唤大理寺的大事。

而他现在就担心,这种盛家都忌惮的事,可千万别摊上他爹啊!

而偏偏怕什么,就来什么。

狄先裕眼看着门口走进来的绯红色熟悉身影,步履沉稳,威肃并重。

不是狄松实又是谁?

狄昭昭却眼前一亮,兴奋:“爹爹,是祖父!”

本来还有点紧张的小昭昭,看到祖父一来,就什么都不怕了。

狄先裕呜呜大哭。

怎么姓狄的,都不按他的剧本走!

***

等大理寺的官差到了。

代表三房在这次较量中占据了优势,并以最快速度派去大理寺报官的人为关键点,拿到了两房拉锯中的初步胜利。

很快就有盛府三房有分量的人物前来说明情况。

一石落,溅起水花无数。

“什么?”

“淮南王之子死了?”

“这怎么可能,怎么会有人敢在人多眼杂的游园会下手杀人?”

盛家人的表情变得更凝重了些,倒是宾客们心情忽然一下放松了不少,尤其是刚刚聚在人多的地方,很多人可以相互佐证的宾客。

这时,有一名大理寺的差役过来:“狄公子,狄寺丞请您去掌天虹显微灯。”

众宾客一愣,但很快也释然,那传言中可辨微毫的“天虹显微灯”就是狄先裕做的,事关重大,再仔细也不过分。

老子使唤一下儿子,也是很正常的。

狄先裕同样一愣。

愣了一会儿,感受到怀里扭啊扭的小昭昭,才忽然反应过来。

他爹哪里是找他去操作那个傻瓜式的天虹显微灯?

分明是找昭哥儿!

拿他当筏子呢!

狄先裕想明白之后,抱着小孩就跟着大理寺差役走了。

此刻众人心焦,全部心神都集中在淮南王之子被害上,也顾不得这点小细节。

***

案发现场在一棵苍劲的古树背后。

稍微远离了喧嚣,但也不算太远,有树枝、花木掩映遮挡,是个僻静好说话的地方。

如今这一整片,都被狄寺丞命人用围线给围起来了。

能远远看到一个趴在地上的身影。

地上很多血迹。

没有太多打斗的痕迹。

不过地上有很多杂乱、却清晰的脚印。

这种第一时间的现场最为难得,一旦被人勘察过,就相当于一次破坏。

而对狄昭昭很关注的狄寺丞,知道小孩在家中稀泥地里,日日喊不同身高的人去踩脚印,后又津津有味地蹲着看。

更知道他在这方面,有十足的长进。

而今有如此清晰的脚印,连王寺丞都知道破案需要尖刀,狄寺丞又如何不懂?

狄先裕乖巧的站在一旁当鹌鹑。

狄寺丞问:“从脚

印可能看出些什么?”

仵作已经看过尸体,是从被人狠狠砸中了后脑勺,当场晕厥,流血过多而死。

砸人的那块带血的石头,也在不远处找到了。

可惜的是,石头表面有过多的凸起锐刺,没有找到属于凶手的关键指印。

还有一些线索,狄松实已经有了初步的排查和讯问思路。

不过若能从足迹中,再多发现一些线索,那定是再好不过的。

若凶手还在现场,就藏在人群中。

线索越多,越有可能通过讯问直接找出凶手。

听到狄寺丞的问话,大家也都看向狄昭昭。

狄昭昭郑重的点点小脑袋:“虽然这些脚印有点乱,但是还是能看出很多东西的。”

这块少有人踩踏,相对更为松软的土地,让足迹的痕迹,比狄昭昭看过的许多足迹都清晰,更不用说用烟墨法覆印留在卷宗里的模糊足迹了。

狄昭昭小脸认真,言之凿凿道:“有些更早更浅更旧的脚印就不说了,这些清晰地肯定是今天留下来的,围线区域里,一共有四个人来过,加上地上这个,一共是五个人的脚印。”

只勉强看出三种不同脚印的李姓勘察差役:“……”

只能看脚印大小,分出一个人脚印的众多差役:“……”

“这是怎么看出来的?”负责勘察的那个差役,颇有些不死心地问。

现如今,普通百姓鞋底用简单实用的木匾或者是草编鞋底,耐磨又便宜。

而稍微富贵一些的人家,便会用棉布、丝织品、炮制好的兽皮来当鞋底,穿起来柔软舒适。无论绣样还是装饰,都在鞋面上。

为了不硌脚,鞋底都无装饰,追求软和柔,也就是连辅助判断的花纹都没有。

只有一个空空的轮廓,这对许多人来说,其实尤为困难。

就像是给一百只品种大小本就差不多的猪,统一美白拉满,磨皮拉满,还把关键的猪鼻子猪眼睛马赛克,再让人去区分这些猪。

大多数人都得晕菜。

怎么看出来的?小昭昭歪着小脑袋,认真想了一会儿。

他指着一组脚印,认真教道:“你看边缘的细节,观察走路重心的变换,每一步的远近,还有脚印中不同区域深浅分布,这些都是比较好看的。”

还贴心的举例:“比如这个人,就是很慢的走过来,然后慌乱快步退着往后跑了。”

“这也能看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