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72 章 “砰”,城墙倒了(1 / 2)

加入书签

公子安无法形容自己现在的震惊。

原本以为这弓是世间最好的弓,结果却是秦国最差的弓。

褚太平二人继续道:“这弓我秦国带甲人手一把,数量巨大,因为使用的并非常用的铜矿冶炼,资源丰富。”

铜矿自古之三皇开始就开始开采,用来铸造武器,铠甲,铜器,货币等,容易开采的铜矿早已经消耗得差不多,剩下的开采难度十分的高,这也导致了武器铠甲的昂贵,比如很多人工作一年都未必能赚到一副甲。

若这寒铁弓真非铜矿所铸,或许真能快速的大面积的生产。

也不等公子安反应,褚太平二人又拿出了第二个盒子。

第二个盒子里面是一剑和一弩。

“剑为了开了血槽的寒铁剑,锋利坚韧无比,比诸国现在使用的武器要好上数倍。”

寒光冷冽,逼人至极。

拿在手上往旁边的小树干上一劈,如同切豆腐一样,手起树断。

公子安:“……”

一种新材料锻造的武器出现了,它比各国的铜器更加的先进,持此等新武器的带甲,天下士兵何人等敌?即便是赵国彪悍的骑兵,恐怕那强壮的马匹也会直接被削得鲜血直流,入骨三分。

“公子安,且看看这弩,这是一种新型的括机类器械,它的力度比弓更大,射程比弓更远,精准度比弓更高……”

“最重要的是,即便是三岁小儿,也能快速的搭箭射弩,毫不费力,一名成年的弓箭手,即便从早到晚不断拉弩,也不会觉得疲惫。”

“嗖!”随着二人的声音,那弩被轻松单手举起,射向远处的箭靶。

公子安:“……”

比弓更具有威慑力的一种远处武器,若是箭矢足够,甚至能让敌方队伍在没有靠近前,就死得七七八八。

最重要的是,即便是韩国最好的弓,最好的弓箭手,一连开弓最多半个小时,手掌必定被弓弦割得血肉模糊,再无力开弓。

而这弩,从早到晚驾弩都不觉得疲惫,且需要的力气极小,也就是说,即便是老弱妇孺,也都能当着最强大的士兵使用,这太惊人了。

若是以前有人告诉他有这样的武器存在,他可能都无法置信,但现在这东西就在他眼前,他甚至亲手感觉着它的每一项功能。

公子安的心突然猛地一震,这肯定是秦国绝密。

为何二人专门来韩告知他?

一种难以形容的恐慌猜测,让公子安赶紧打开了第三个盒子。

褚太平二人还在说着:“剑和弓,我大秦带甲能做到人手一套,这弩也形成了专门的弩兵营。”

见公子安已经神情恍惚地打开了第三个盒子,二人才停了下来。

只见那第三个盒子,里面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褚太平二人说道:“仙人说,第三个盒子里面的东西太过决绝,有失天和,甚至不愿意展示在人前。”

“若前两个盒子都无法说服公子安,再向你展示第三个盒子也不迟。”

公子安张了张嘴,更加的惊世骇俗吗?

居然只是展示于人前,都害怕太过惊人而将人吓到。

但无论如何,哪怕前两个盒子的内容,已经让人内心发寒。

最关键的是,仙人为何会让褚太平二人来韩国将这些告知于他?

公子安的脸色都是苍白的,他想问但又不敢问。

他希望并非他心中所想,但此时那个想法不断地开始折磨他,他真的很可能猜对了其中的原因。

褚太平二人对视一眼,然后道:“前三个盒子是仙人让我们带来。”

“现在该轮到我们的礼物了。”

让人抬进来两箱子。

褚太平:“这一箱子装的是咸鱼,我大秦养的鱼又大又肥美,腌渍好的咸鱼放置数年都没有问题,稍微放在滚水里面熬制,再加上一点蔬菜,就美味无比,在路途上食用,能快速补充体力。”

晋澜也指向第二箱子:“这一箱子里面是土豆,是我大秦新粮种,种在新开辟的荒凉耕地中,产量也极高,且容易储存,我秦国饱受地下怪物的袭扰还能保持现有国力,这土豆功不可没。”

公子安:“……”

先是先进的武备,后是充足的粮食储备。

若……若他还看不出来点什么,他有何资格做这韩国太子。

公子安心里十分慌乱,安排好褚太平二人的住宿等问题后,匆忙离开,都顾不得叙旧了。

褚天平说道:“我还以为,他会直接询问出口。”

晋澜:“他总会询问的,即便他现在视而不见,但他心里比谁都明白现在的情况了。”

也就第二日,韩王就召见了褚太平二人。

大国来使,的确不是他等小国能够怠慢的。

只是两个风神般的少年走上殿堂,多半让人面面相觑。

秦国来使,居然是这般。

但他们也听说了一些二人进城时的场景,二人乃仙人学生,也不敢非议。

褚太平二人觐见韩王,首要也是献礼。

礼物用箱子装着,是一箱子白花花的棉花和一箱子厚实的棉衣。

“此为棉花,可制作暖和的冬衣,轻巧且让人行动方便,乃冬日保暖之佳品。”

“仙人让我二人将棉花的种子和种植的技术带来韩国,可种植在非耕地之土壤上,若韩国愿意种植,我秦国愿意每年收购一批棉花。”

众人已经围着两个箱子议论纷纷,那棉花洁白柔软,那绵衣看上去特别厚实,一看就十分的暖和,而拿在手上,却又相当轻巧。

韩国天寒,冬日难渡,若有这棉花制作的棉衣,对韩国来说,如同天之祥瑞。

别说什么韩国种出来秦国愿意回收,即便是他们韩国自己用,也是愿意种植的。

一时间,一片哗然。

秦国的仙人,这礼送得,好大的

手笔。

但怎么感觉怪怪的,如今诸国混战,像秦国这样的大国根本不可能巴结或者讨好他们韩国。

那么现在这一出,是为何?

也就公子安心事重重。

韩王夸赞了一番。

褚太平和晋澜二人除了献礼,似乎并无其他任何事情,让人摸不着头脑。

总不可能,秦国派两个使臣前来韩国,就是为了送他们棉花种子和教导他们种棉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