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62 章 雨……即恐怖(2 / 2)

加入书签

“这新马儿,它是吃草还是吃什么,以后我天天喂它。”

赵政:“它不吃草,它吃电。”

成蟜:“那等雷雨天,我们带它到咸阳台,那里地势高,雷劈下来的时候喂它。”

赵政:“……”

新的玩具总是能带来欢声笑语,这或许就是一件成功的玩具的价值所在。

于此同时,除了瓷器造纸业,范雎的渔业也开始了。

范雎说过,农业是工业的基础,秦国的耕地是不足以大规模变革,也不容易,这等动荡国本的事情,王也不会同意,和瓷器造纸的性质不同。

但秦国境内那些没用的水池之类可以利用起来。

咸阳城外,一座白色的似建筑非建筑的奇怪棚类搭建了起来,其实就是范雎在现代购买的恒温室,用来鱼类育苗的。

鱼类育苗算是周期最短的一门农业科技了,若是找到怀孕的母鱼,不过十来天就能得到难以想象的小鱼仔。

当然技术含量太高,很难实现,范雎不过是直接从现代购买设备,开了外挂而已。

齐国公子建离开邯郸的时候,范雎就送了对方一套,也不知道公子建有没有成功带回齐国,不然光靠理论,想要实现这门跨时代的技艺,也够呛。

范雎的鱼类育苗连秦昭襄王都惊动了,在自动育苗机的作用下,第一批鱼苗破卵而出的时候,秦昭襄王带着大臣们亲自前来观看。

范雎的这一套育苗设备比给公子建的又先进了很多,因为他可以找周宥提供大型电池,哪怕电池只能维持一天,范雎都能每天从周宥那里充电交替着使用,要是周宥不当着他的面记录每天充电的费用就更好了。

所以保持恒温,换水,改变适应的温度,甚至鱼仔计数这些看似最难控制的难点,在这些自动化设备面前都将变得不再是问题。

怎么说呢,以前的技术要求是100,现在变成了10,唯一需要的就是会使用设备,会按上面的按钮,和准备上干净的水,所以的科技难点都交给了器械来完成,比人亲自动手控制还精准。

更重要的是,范雎能使用一些防止疾病的药物,和让鱼仔正常生长的营养液。

这一天,秦昭襄王带领着大臣们来到咸阳外,那竖立的白色棚类,让一群人有些奇怪,似屋非屋,根本不知道何用途。

而等他们在范雎的带领下,看到那一群一群如同芝麻粒一样的数不清的小鱼仔时,那种震惊今生难忘。

() 看向范雎的眼色都变了。

连秦昭襄王都改了称呼,不知不觉地唤上了一声仙人。

范雎说道:“这些鱼仔还十分脆弱,还需要驯养一段时间才能运去鱼池养着。”

“养鱼也是一项技术活,鱼塘的挖掘处理,水草的养殖,池水的养护都是重中之重……”

养鱼先养水和草。

众大臣已经听不见其他声音,看见那些密密麻麻的鱼仔跟疯了一样,特别是听范雎说,这不过是几条母鱼的产量而已,惊讶得下巴都能掉地上。

以这产量,岂不是……岂不是秦国渔业将突飞猛进,待来年,这得收获多少鱼啊。

这个时候范雎是决口不提这门技术他在邯郸的时候教给了齐国质子。

众人突然有一种,已经看到了秦国强大,天下唯我的姿态。

所以才说,这是强国之术,比起瓷器造纸更加的直接。

秦昭襄王是欣慰的,或许在他这一代,他能实现秦奋六世都想完成的大业。

秦昭襄王紧锣密鼓地召集大臣,不知道商议着什么,没人知道。

但秦昭襄王也注定没能实现他的宏伟大业,在秋日最炎热的天气,秦昭襄王满怀的熊心壮志,脸上甚至还带着笑容,死在了高塌之上。

事出突然,但也没照成太大的动荡,秦昭襄王逝去,秦孝文王顺理成章的即位。

只是上天如同跟大家开了一个玩笑,秦孝文王登基的第三天,驾崩!

别说什么宏图大业,除了史书,恐怕连秦国人自己都很难记住这一位短暂的君王。

然后秦国有了动荡的势头,而这时由华阳夫人带头,带领着一群老臣,竭力拥护秦异人登位。

华阳夫人无子,而在秦异人从邯郸回来后,收了异人为养子,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毕竟当时秦昭襄王还在呢,即便秦昭襄王去了,还有太子在呢,所以秦异人走什么路线都没用。

但谁能想到,这二位这么短时间一同去了。

其他人都没有任何准备,这可不就给华阳夫人,吕不韦,秦异人一个难得的机会。

秦异人认华阳夫人为母,是吕不韦牵的头,不得说这一局吕不韦赢得盆满钵满。

几乎半月时间,动荡平息,秦异人顺利登基。

估计韩夫人,赵姬,赵政都是懵的,秦异人估计也都还没回过神,虽然他一直肖想着这个位置,但来得未免也太突然了。

范雎也是感叹,命运就是这么不可捉摸,除了熟读历史的人,谁能清楚这如同戏剧一般的改变,竟然都在这半月之间完成。

秦异人登基,大赦天下,正在为如何大赦愁心。

范雎这时觐见,倒是给出了一个方案:“何不开放彘的饲养,让百姓也能养彘,以彰显王的仁德。”

彘,即猪。

一切牲畜都不得私养,这是秦国律法明文规定的,为的防止浪费本就不多的粮食。

但彘吃草料即可,并不会浪费粮食。

范雎觉得放开彘的饲养权能极大的丰富百姓的民生。

但范雎尝试到了第一次的无能为力和失败,倒不是秦异人反对了他的提议,而是秦朝一众大臣没一个人答应。

无论范雎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如何强民而得天下,这一套理论根本行不通。

范雎多少有些垂头丧气,没等范雎重整旗鼓,更大的变化让范雎措手不及。

变化来自现代,一场微酸的雨袭击了沿海城市,原本这样的绵绵细雨并没有任何危险,也不会有人在意,但这一场细雨过后,沿海几座城池的人发现,他们……变得苍老了,这场雨剥夺了他们的……光阴。

雨,一时间成了恐怖的代名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